成都青羊区尝试 取消“三好生”评选
发布日期:2006-05-26 08:28:23  点击次数:974 对本内容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网络中心
2006年05月25日 07:47:48  来源:工人日报

5月17日午,在由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组织的“关于青羊

区教育局拟取消三好评定”听证会上,50多名到会的家长、老师和学生等代表一致通过取消“三好学生”称号,青羊区也成为全国首个宣布取

消“三好生”的地区——

  “按照传统的三好标准,张海迪恐怕永远也评不上三好生,因为她的身体不好!”5月17日,

在由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召开的是否取消“三好生”评选的听证会上,与会各方针对“三好生”评价标准提出,为适应新时期教育公平发展的

需要,应尽快通过建立新的优等学生评价体系,并替代目前流行的“三好生”评选。

  在经过广泛调查和举行听证的基础上,成都

青羊区教育局在听证会上宣布,将于今年9月1日在全区所有学校全面取消“三好生”的评选,取而代之的将是一套适合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有

利于由精英导向转为公平导向的学生激励制度。

  对此,有关教育专家给予了正面肯定,以建立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需要的学生评

价体系替代传统的“三好生”评选体系,体现出“成都教育的巨大进步”。

  评价不完善性渐显

  在传统教育模

式中,徳、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就是老师、家长及社会公认的好学生,而这也是实行长达半个世纪的评选“三好生”的惟一和全部标准。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标准”的不完善性已渐渐显现。

  连日来,记者就此走访成都部分中小学校,不少校方负责人明确表示

,“三好生”的评价标准已远不能适应以倡导公平为内容的现代教育发展需要。他们一致认为,对处于成长期的学生而言,对他们“优”的评

价应该是多元的,不可简单地划定在“三好”范围内。

  成都红碾小学校长姚敏说,传统的评选办法要求学生面面俱到,而新时期

的教育提倡学生的个性发展,尤其对他们单项突出的地方应该给予肯定。事实上,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公徳意识

、环保、实践能力等,也是应当被重视和加以培养的重要方面。

  成都一位教育专家则指出,“三好生”的评选本身就是计划经济

时代的产物,它是由成年人和上级部门制定的评价标准,多数情况下没有学生、家长的参与。同时这种评价标准近乎在选“完人”,用于小学

生显然并不适合。

  在她看来,“既重视个体差异,又重视个体努力”的评价体系才是可选择的。

  一位叫张玉的家

长更是直言不讳,按照传统评选“三好生”标准,残疾孩子、智残孩子就不能评上“三好”,这种显然有失公平和不完善的评选标准应该改变

了。

  变味的“三好”评选

  实际上,一段时间来,三好生的评选开始与升学紧密相联在了一起。

  

据悉,按照成都市今年出台的高中招生规定,获市(地)级以上表彰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可加20分投档审录;获区级戓市直属单位表

彰的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可加15分投档审录,这无疑对广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力。而同时,由于“三好生”评选掺杂进

了太多的人为因素,其变味也就在所难免。

  今年4月,成都某小学一个即将小升初的女生,自认她的综合能力强于另外两名参与

评选“三好生”的同学,但到最后投票时,却因种种原因而落选。

  这名女生为此痛哭一晚,并埋怨自己的母亲:“别的同学妈妈

爸爸为评三好拉关系,都在请这个那个同学吃饭,有的还在私下找老师!你们真没用!”

  本身就在教育部门工作的一位刘姓家长

告诉记者,中小学校“三好生”的评选控制权基本为老师所掌握,评选在某些时候不是出于他们的偏爱就是看与学生家长关系的远近决定,更

有为了让自己孩子当上“三好生”,不惜送礼“贿赂”老师的家长。

  据青羊区少先队总辅导员黄辉透露,该区今年就曾发生过两

起典型案例,一是有个学生为当选三好,擅自改动综合评定册上的成绩,并用父母的钱请客吃饭拉选票;二是某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能当选区三

好以便升入好学校,不惜动用各方关系走后门……

  四川省教育学会研究员纪大海认为,评选“三好生”的本意是激励学生全面发

展,但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已开始变味,更多地变成了单一的成绩好就是“三好”,这违背了“三好生”评选的初衷。
改进和完

善势在必行

  据此次取消“三好生”评选的“始作俑者”———成都青羊区教育局长娄进介绍,今年以来,青羊区教育局就陆续收

到家长对评选的意见反映。随后,他们在组织对全区范围内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家长都对“三好生”评选标准的公正性提出了质疑,并呼吁

尽快加以取消。

  5月17日,成都青羊区教育局在全国率先就是否取消“三好生”评选举行了听证会。听证会上,无论是学生、家

长还是教育部门的各方代表一致希望改进和完善现行的“三好生”评价标准。有校方代表还表示,目前的“评选三好学生很大程度上都成了精

英教育,不符合大的教育方向。”

  娄进局长表示,正是根据听证结果,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才做出今年9月1日起在全区所有学校

全面取消“三好生”评选的决定。

  至于取消后又怎么评价学生,娄进局长认为,他们已经有了一套适合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有激

励机制、更能适应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待时机成熟时将推出。

  链接:

  上海三好生提议增设“公德心”

指标

 新当选“上海市2005至2006学年中等学校三好学生”的194名学生倡议,应赋予“三好学生”一个崭新定义,不仅要德

智体全面发展,更要具备一颗“公德心”。

 据上海《劳动报》报道,上海市市北中学高三(1)班的彭吟,因为勇斗4个偷车贼的

见义勇为之举被“破格”评为今年上海市三好生。他认为“三好学生”应具有一些公民意识,即公德心,要愿意为社会、为大家做一点力所能

及的事情。

 复旦大学国政系大四学生孙一鸣对这一观点非常赞同,她告诉《劳动报》记者,德智体内涵升华的具体表现就是“

三好学生”不再独善其身,而是对社会有一种责任感,高中生至少要有公德意识及在适当时候去付诸实践的勇气。

 对此,上海

市教委、上海团市委等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三好学生”在努力学习的同时,更需要走向社会、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据新华社电)(记者

高柱)

【返回主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