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学生缺睡眠 缘于课业沉重和家长压力
发布日期:2006-03-28 07:57:37  点击次数:1143 对本内容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网络中心
教育部今年将实施七项举措确保中小学生安全



2006-03-27 17:51:56

  “特困”生=特别困乏的学生

  对于今日的亚洲儿童来说,玩耍已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情。从出生之日起,他们就在父母一厢情愿的安排下,参加网球班、钢琴班、绘画班……诸如此类的培训课程。一大早,他们就要起床背起沉

重的书包上学,晚上,繁重的课外作业往往让孩子们到半夜才睡。亚洲父母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已走向极端,于是,活泼可爱的孩子变成了“

特困”生——学习就犯困的学生,缺乏充分睡眠的学生。

  上海:3岁开读“EMBA”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上午,一

个特殊的E.M.B.A班在上海金融区中心正式开课。负责这一项目的刘女士说:“我们帮助学生掌握树立自信的工具。”这一培训班为期两年,迄

今为止已培养了1500名学员。不过,它的学员不是事业有成的公司高管,而是一群孩子,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只有3岁,最大的也不过6岁。此

外,EMBA中的E所代表的是高级管理人员(Executive),而E.M.B.A中的字母E则表示“幼年的、早期的(Elementary)”。中国学生的学习压力不

断增加,因为他们的父母坚信,良好的教育是他们出人头地的惟一机会。当然,中国并非特例。整个亚洲都面对同样的问题。所有父母都不遗

余力地督促孩子为美好前途努力,他们认为,提高成功几率的惟一办法就是靠努力拼搏和一流的学校教育。

  新加坡:6点起床学

到深夜

  48岁的胡恩是新加坡一名IT工作者,她就认为良好的教育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基石。她说:“我希望我的孩子在学校里表现

优秀,因为这会为她带来美好前途。”胡恩坦言,如果自己的孩子落后于朋友或亲戚的子女,她会紧张不安。在新加坡,大约1%的9岁儿童加入

了政府创立的所谓“天才教育项目”。“填鸭式教育”被公认为保证孩子不落伍的有效方法。据统计,大约90%的新加坡家庭为子女安排了额外

的补习课。拿胡恩为例,她14岁的女儿盈玲参加补习班后,顺利地考入了新加坡最好的中学之一南洋女子高中。现在,这个女孩子每天6时起床

,22时以后才能上床睡觉。即便是成人恐怕也难以承受这种高强度的学习,但对于新加坡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常态。

  韩国:为学

英语不惜割舌

  在韩国有一座“英语村”,其面积为28万平方米。住着约160名讲英语的西方人。镇上所有的指示牌都是用英文,

所有到镇上的人只能讲英语。该基地是韩国最大的情境英语培训地,得到了政府的财政支持。前不久,吉姆就和300多名初中同学来到了这个小

镇,参加了6天的封闭式英语强化培训。每位学生要花82美元入住镇上的旅馆,然后去商店购物,参加烹饪课程等。进行这些活动时必须全程使

用英语,镇上各个场所都有“语言警察”进行监督,讲韩语的违规学生将会被罚款。如今,韩国各地至少兴建了10所这类的语言学校。它们的

兴起代表了韩国父母望子成龙的热切心态。在韩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已经成为了社会地位的象征,据报道,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发好“R”这

个音,不惜让孩子到医院接受手术,把舌头底下的一片薄薄的组织切除,从而使舌头增长并更加灵活。

  香港:补习课少是可耻的



  在时下的社会风气下,很多父母认为,如果他们不给孩子在空闲时间安排足够多的补习课,他们就可能遭到耻笑。10岁的陈海明

是香港的一名学生,她每周在学校有34个小时的课程,此外,家里给她安排了每周8小时的网球课,还有3小时的科学和数学补习班。她的母亲

艾丽丝说:“即便这样,很多人还说我对孩子的学习关心不够。”那些希望给孩子减压的父母更是遭到亲友的指责。例如,当美术设计师约翰

让儿子奥斯丁从一流的小学转到一所普通学校后,亲友们都批评他的决定。很多家长也和约翰一样开始认识到传统教育体制的弊端,但在大多

数情况下,他们陷入到困惑当中。这个方面的例子有很多,日本东京的小林智佳子就是其中一个,她的两个孩子都在读二年级,她表示:“我

真的不知道怎样做才能对孩子有帮助。”

  难题:给孩子减负阻力来自家长

  物极必反,亚洲的教育制度让人深思。

可喜的是,有识之士已经在反思现行的教育方式,并开始在局部进行一些改革。在日本,“轻松教育”风生水起,在韩国,寓教于乐深得学生

喜爱。然而,就像其他很多领域的改革一样,他们遭遇了巨大的阻力。让他们意外的是,阻力并非来自旧体制内部,而是来自心切的家长。



苦!只睡5小时

  ——高中生文顺义的一天

  韩国高中生文顺义正向大学发起冲刺。她每天的时间表安排得

插不进针:

  6:50 穿衣起床,吃点面包片

  7:40 走路上学

  8:10 上40分钟英语综合课

 

 8:50~16:30 上课

  17:00 吃点米饼后做作业

  18:00 家庭数学老师铺导

  20:00 继续做作业



  20:50 前往备考学校

  21:20 英语备考课

  午夜 坐老师的车回家

  0:30 回到家。洗澡

,做作业,吃点零食,玩会电脑游戏

  2:00 就寝(只剩5个小时睡觉)

  分析

  是谁造就“特困”族?



  在探究亚洲学童“特困”族的深层成因时,美国《时代》杂志认为,从历史上看,亚洲的发展一直遭受天灾人祸的阻挠。几乎每

个亚洲人的记忆里都有革命、洪水、饥荒、屠杀或政变的影子。到了20世纪末,很多亚洲国家初步实现了现代化,过上了舒适的生活。可即便

如此,亚洲的根基还是非常脆弱的,1997年的金融危机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此外,亚洲人对于家族荣誉和个人脸面的过分重视也强化了这种

教育理念。亚洲今日之发展现状也足以让所有家长认可这种高压式教育。中国、印度、泰国和越南的经济在几十年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这些国家的人民实现了脱贫致富。在这个账面财富盛行的时代,聪明人都在拼命努力,只有傻瓜才希望被人甩在后面。对父母来说,谁愿把孩

子送到垃圾学校呢。

  原载《新文化报》转自人民网
【返回主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