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遭普遍质疑:教师叫苦 学生喊冤
发布日期:2005-12-29 07:54:20  点击次数:1056 对本内容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网络中心
2005年12月28日 08:04:27

记者 沈汝发 梁书斌

  自

2001年以来,新课程改革开始在全国42个国家级实验区试行,核心理念是素质教育。改革甫一出台便赢得一片赞许声,然而,时至今日,这一

改革却遭遇教师和学生的普遍质疑。

  课程改革:教育走进死胡同后的“救赎”

  在先后设立国家级实验区、省级实

验区试点后,至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改革已基本在全国全面推行。

  这一次的课程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8次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其要求是: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合作、生存、做人;从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学生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多元的评价体系。

  教育界有关人士介绍,这次课程改革是“革命性的”,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

名学生个性发展的历史性变革。福建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文森教授说:“我国当前的初中和

高中教育都有问题,最核心的就是没有以学生为本,为教学而教学,忽视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能力、人品素质的培养,我们的教育已经走进了

死胡同,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此次课程改革是对素质教育的全面响应,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提高。”

  新课改进展不顺



  据了解,新课改进展并不顺利,在有的地方甚至还引发了争议。面对新教材,有的地方出现了“老师不会讲、学生不会学、家长

不理解”的问题。有的家长甚至认为,使用新教材后并没有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本质上的提高。

  而哈尔滨一教育界人士认为,

课改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出路,是必须要进行的。总的讲,此次课程改革的理念、想法很好,但在实施中,因配套措施、培训、资金等方面

跟不上,确实也存在不少问题。

  教师培训跟不上,在农村尤其明显。新课改使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面临严峻的

挑战。教师队伍怎样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是摆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一道难题。新教材给教师大量自由裁量权,有的农村教师原来的教材都教不

好,课程改革后难以适应,农村新课改举步维艰或根本无法进行。

  资金缺乏。目前课改经费大多由学校自筹,增加了经费困难,

农村学校难度更大。有的地方甚至进行一次课程改革的研讨会的资金都没有。课改后强调动手实践,而有些农村学校因设备缺乏,动手实践无

法进行。

  课改和应考教学同时进行

  福建省是首批课程改革试点省份,2004年,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的起

始年级全部进入课改。然而,由于中考和高考评价体系没有变,升学率仍然是悬在老师头上的一把“剑”,在此情况下,催生了新一轮课改的

“怪胎”:教师一边应付上头推行课程改革,一边仍按“老方法”教学。

  福州市某重点中学的一位学生表示,课程改革是“换汤

不换药”,尽管换了教材和增加了研究性的学习方式,但老师依然采取了应试战术,单元考、月考、阶段考,层出不穷,逼迫学生进行题海训

练。

  福州市台江区一位教师表示,课程改革理念很好,但教师依然要面对中考和高考,很多时候,社会上乃至教育行政领导,还

是以一张试卷的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好坏与学校的教学水平,教师不得不把眼睛盯在学生分数上进行竞争。

  在课程改革和应试教育

的双重要求下,教师感觉压力很大。福建省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85%以上的教师深感“不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重任”;75%的教师“不喜欢新课

程教材”,认为新教材知识结构零乱,缺乏系统性;新课程明确要求教师要实施“创新教学”,但只有不到20%的教师有所尝试和实践,35%的

教师认为没必要这样做;56%以上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实施的成功率很小,他们觉得传统教育才是当今中国教育的最佳方式。

  湖北

、江苏、湖南等地的课程改革实验区也受到普遍的质疑。据了解,课程改革学校的校长、教师对当前推行课程改革的基础、条件和环境均不太

满意,从而对改革最终能否成功表示怀疑。

  首批课改学生是牺牲品?

  2002年9月,福州市区作为福建省级实验区之

一,开始实施课程改革,2005年,首批课改初中生升入高中。然而,福建省原定于2005年推行的高中课程改革却因“条件不成熟”暂缓推行。



  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化学教师罗芳表示,不少初中阶段应该掌握的知识点,但课改学生升入高中阶段后不知道,老师只好给学

生补课,结果,老师感觉因为补课教学进度非常紧张,而学生也感觉非常吃力。

  福州十八中学高一年段段长章建东说,不少学生

不仅补的初中知识点没能掌握,高中知识点的学习也受影响,积累起来,“知识点的缺漏会越来越多”。其原因是,高中现在的教材是与课程

改革前的旧初中课程体系相衔接的,而课改后的新初中课程体系,删除了部分知识点,所以出现脱节现象。

  事实上,福建高中教

育遇到的这一问题并不是孤例,安徽、浙江等省也都遇到课改生升入高中“水土不服”的现象。

  高中课程改革始于2004年,教育

部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等4个省、自治区开始试点,2005年,江苏启动高中课改,而原定同时启动的福建推延,其他省份尚未启动。



  “我感觉我们这一届学生,成了课改的实验品、牺牲品。”福州某重点中学的一位高一新生是首批课改初中生,他对三年后要面

对的高考表示了忧虑。


【返回主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