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让孩子们刚强起来
发布日期:2005-11-18 11:16:18  点击次数:1270 对本内容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网络中心
2005年11月17日 12:11:23

林治波

最近看到

一则消息: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启动“阳刚计划”,将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提高该区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男性教师的比重,将男教师比例由目前的

13%提高到50%。

  “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女性的细腻柔美,同样需要男性的阳刚之气。”这是东城区教委出台“阳刚计划”的初衷

。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意志品质不够坚强,是人们经常议论到的一个话题。有专家指出,导致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男教师的比例太

低。东城区教委既看到了问题,也拿出了办法。这种尝试是值得称道的。

  学校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从长远看,育人比教书更重要

。而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铸造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内在气质。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比如,以考试成绩为唯一衡量尺度的

教育,使人们往往忽视意志品质培养。在一些学校,凡稍微运动量大一点的体育项目都被取消了,甚至课间休息也只允许学生在走廊里活动,

不得上操场玩耍。有些家长,更是对孩子百般呵护,生怕磕着碰着。

  不少老师、家长都有一个共同倾向——重视孩子的智力培养

而忽视人格、毅力、胆识、体质的培养。如此一来,许多孩子死记硬背有余,随机应变不足;考试成绩很好,动手能力较差。一些孩子善奏会

画、才艺在身,却胆小怕事,娇气得不行。

  在许多家长和老师的观念里,考试成绩好、课堂守纪律、生活中听话就是好孩子,这

种好孩子被形象地称之为“乖孩子”。但是“乖孩子”的标准,是不是符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这是值得深思的。

  当今

时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思想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是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的时代。要适应时代发展,恐怕除了学习成绩外,还应具有勇

敢坚强的品格。温室里的嫩苗和单纯的高智商能否在激烈竞争中赢得胜利?这也是值得反思的问题。

  杨振宁教授对清华的学生们

说:“中国年轻人的胆子应当大一点。”“中美学生之间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西方的学生从小就不把‘听话’作为一个重要的原则,而中国

学生则相反。……将来要想取得成就,仅靠念书念得好是不够的,他还必须能向新的方向发展。”这番话可谓切中肯綮。

  增加男

教师是不是就可以培养孩子的坚强品格,这还有待于实践检验。重要的是,我们应深思:在充满挑战、竞争激烈的新时代里,什么样的学生才

是好学生?我们应当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只有把这个根本问题想明白了,并在此基础上更新教育观念和评价标准,进而改革教材内容、课程设

置和考试方法,才会取得真正的效果。这也正是我们的素质教育应当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原载《人民日报》

【返回主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