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拯救你 “沙化”的北大精神?
发布日期:2005-10-21 08:31:09  点击次数:1154 对本内容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网络中心


进入20世纪,一百多岁的北京大学忽然日复一日地沉沦了。

克林顿来了又走了,周星驰来了又走了,连战来了又走了,李敖来了

又走了……几乎每来一个名人,北大就在千夫所指中沉沦一分。
而当李宇春降临百年讲堂,接受玉米们欢呼时,一直痛心疾首于北大的沉

沦,而希望它能有所振作的人们,是何等的失望和愤
怒啊。

更何况,还有北大的某副教授,将对芙蓉姐姐的迷恋,说成海

淀大学生前卫生活的表征之一。这似乎印证了另一位北大副教授广为传颂的名言:“北大,你不该这样堕落!”

  小贴士-----“

北大,你不该这样堕落!”的出处出下:

青年作家余杰在杂文集《铁屋中的呐喊》中提到了北京大学的周末学生舞会。舞会的举

办,原意是让许多平日苦读的学生放松一下,但它逐渐演变成高级轿车的集聚地,这些豪华轿车以及它们的主人都在等待“清纯女生”投怀送

抱,然后扬长而去。当时就读北大中文系博士、现为该系教师的孔庆东在一次公开场合对这种现象痛心疾首:“每当周末我从图书馆出来,看

到柿子林(舞会所在地)的几排高级轿车时,我就想说:北大,你不该这样堕落!”


怒其不争的人们说,北大“沙化”了,

文化“沙化”了。

我虽然也在北大呆过数年,但因为不是副教授的缘故,对芙蓉姐姐毫无兴趣,对于北大的种种“堕落”也无动

于衷。至于“沙化”,我知道从前的北大,就坐落在一个叫沙滩的地方,传说中的红楼,原本就是沙滩上的建筑啦。

空中楼阁,

自是幻渺无迹的想象,沙滩上的大厦,却并非绝无可能。如果有一面南墙,挡得住经济大潮的冲刷,有一口池塘,排得开欧风美雨的浸泡,纵

然地基是沙粒的聚合,纵然地势低于海平面,也未尝不可以在沙滩之上,昂然而立,雄视四方。

不过,倘要将其建设成“形象工

程”,柱石全用大理石汉白玉,砖瓦尽采琉璃黄翡翠冷,则此大厦反而在沙滩上站不住了。

又或是将其符号化为“擎天一柱”,

半夜爬到楼顶摘星星。摘不到就痛骂该楼“沉沦”,声称不如捣毁砸烂,以谢国人。那么,沙滩还是沙滩,啥也没有的沙滩。




这道门 承受了太多的期望


北京大学只有百余年的历史,用胡适的话说,在世界大学中还是“小弟弟”,但是这一百年来,

北大负载了太多的想象与期望,在许多人心中,自有一个理想中的北大在,其实与这所坐落在圆明园路5号的大学,全无关系。北大的学生太可

怜!有名人来讲演,不管提什么问题,都要被人骂成“没水平”,“丢北大的脸”;有明星来演出,只要有一部分人狂热一点儿,立刻就是“

北大也追星!”“北大怎能这样?”……北大追星怎么了?北大不能追星吗?而且我想不通,北大是在大秦始皇帝统治之下吗?一个副教授喜

欢芙蓉姐姐,怎么就让整个北大都“沙化”?这不是“连坐”吗?

本来不值一辩的话题,却怎么都辩解不清。下一次再有谁来北

大,保管又有人出来骂“北大沉沦”。我想来想去,只有这样一个法子:

把现在叫做北京大学的这所学校,改名为“海淀大学”

或“圆明园大学”。另外在沙滩五四大街北大原址(现“新文化纪念馆)重建“北京大学”。

新北大的老师学生,全数厉行甄别

,非超级精英不得入内。此校之立,用在上继太学,垂范当世,净化社会风气,树立价值标准。凡一海外政客、演艺明星及网络红人出,该校

师生须以研究的态度审视之,并在公私各场合痛斥其层次太低,水平太滥,影响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情操。

倘以上人等申请访问

北京大学,校方须将该申请递交人民代表大会表决,同时由全国民众网络投票决断。座谈会中所提问题,亦事先由此两种途径展布于众,以定

取舍。访问全程,北大师生应保持庄重肃穆不卑不亢之神态,面带微笑,统一鼓掌,以彰我人文大国学术之风范。这一下,大家满足了吧?



【返回主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