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经典,感悟成长——杭州文澜中学首届名著“悦读”分享会成功举行
发布日期:2018-05-16 10:19:37  点击次数:1671 对本内容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网络中心
  5月14日,在这万物葱茏的孟夏之际,我校举行了主题为“成长”的首届名著“悦读”分享会。参加此次分享会的除了初二年级全体师生外,还有特邀嘉宾中国播音委员会副会长、著名播音员房明震先生,“浙江之声”主任播音员唐克先生以及文澜中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在读学生吴宛谕同学。
  名著“悦读”分享会在名播音员唐克先生饱含深情的朗读中拉开帷幕。唐克先生所朗读的这封书信由我校初二(1)班万方同学的父亲所写,信中虽写到“磨难”,但是却饱含着无言的力量。同时,万方同学与大家分享了他在与病痛斗争过程中的经历与感受。同学们在聆听了由万方同学与其父亲一起朗诵的《傅雷家书》选段后更是百感交集。
  初二各班的“朗读者”都上台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风采。初二(4)班的丁一洲讲述了自己的成长蜕变,他以朗读的方式感恩父亲对自己的关怀,并献上了一首自编自唱的吉他弹奏,表达对宿管老师李老师的感谢。初二(7)班的马天跃同学为大家展示了一份批改过的作业,并朗读了《藤野先生》中的片段来表达对老师辛勤工作的感动。初二(10)班施博骜分享了自己在“两会”小记者采访中的困难以及老师教诲的意义,他邀请了他的科学老师许宇伟老师与他同台朗读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选段。初二(3)班的苗果、杨轶涵、金晏如三位同学回顾了学习生活中一些错误的选择,并认为朋友意义不仅在于互相陪伴、互相支持,更在于在选择的关键时期能给予约束和忠告。初二(6)班的王瀚廷与初二(8)班的谭樾选择朗诵《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升学与选课”篇,并希望给面临学业选择困惑的同学们以一些建议。接着,特邀嘉宾吴宛谕同学为学弟学妹们带来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儿子的信》中的选段,期望能给大家一些更加实用的学习上的建议。吴宛谕还在全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一名“幸运朗读者”,这名朗读者也在舞台上进行了出色的朗读。“悦读”分享会的最后一个板块是“读给自己听”。初二(5)班的程璇回忆了自己有些自卑的过去,同时在舞台上展现了一个充满自信的现在的自己,她用《简爱》当中的片段表达了自己的“自尊”的理解。初二(9)班的杨英豪分享了自己在参加“最强大脑”比赛中的成功经验,并为大家带来了《名人传》中的选段朗诵。
  节目最后,房明震老师为本次名著“悦读”活动进行了点评,他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的意义,同时也指出一些改进的建议。房明震老师激情昂扬地阐释了他对朗诵的理解,并且表达了他对文字诵读的热爱。他响彻云霄的《沁园春·雪》的朗诵真是震撼人心。最后,在房老师的指导下,全体师生起立诵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经典语段,将整个会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本次名著“悦读”分享会为我校第十一届艺术节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并且,在阅读中得以感悟人生,在阅读中收获成长。

                    “文澜”文学社 林新晴、包容、李安然 供稿

你成长,我亦成长

  舞台上,暖黄色的灯光缓缓转成深沉的蓝色。只见舞台中央站着一位其貌不扬的“老头”——是的,“老头”,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他身着一袭深蓝色的长袍,从内向外透出文人儒雅而睿智的气质。
  这位朗读者就是唐克先生,此次活动的特邀嘉宾之一。他在低沉的乐声中,开始了他的朗诵。他的声音低沉却有力,向我们诉说着一个父亲的心声,朴素而又真实:他的声音抑扬顿挫,时而快时而缓,时而轻时而重。像大海中迷途的航船随波涛起起伏伏;他的声音饱含着情感,和着乐声,叩击着我们的内心。此刻,唐克先生就像一位慈父。我环顾四周,鸦雀无声,所有同学都聚精会神第聆听唐先生的朗读。
  原来,唐克先生所朗读的《父亲的信》中的“方儿”,就是站在面前这个高高大大、十分健康的万方同学。没有人能想到,2016年,他生了一场重病,进了ICU……而这封信是他父亲为他所写的。
  在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中,万方的父亲走到台前,他穿着一身整齐的军章,佩戴着肩章,充满着军人的威严。他发间已有些许斑白,啤酒肚也藏不住了。冷蓝色的灯光映照着这位父亲古铜色的面庞,脸上写满了坚毅。
  万方和他的父亲一同朗读《傅雷家书》中的片段,声声动情的朗诵拨动我的心弦。朗读结束了,只见万方和他的父亲在台上相拥着,像是相约这辈子的相依相守。看吶!这个大男孩已经和他的父亲一般高了。我不知道这件事能够让我回味多久,但至少在那一刻,我抹去眼角的泪水,祝福着万方和他的父亲。
  我甚至想到了我自己的父亲——也许,读者的共鸣是朗读者的最高境界吧。在这短短几分钟里,我收获的是精彩,是感动。万方在台上分享他的成长,我在台下是不是也成长了?

                    “文澜”文学社 初二(6)班 吴语诗 供稿

感恩·成长

  他笑容满面,抱着吉他,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上了舞台。他就是初二(4)班的丁一洲同学。他讲述了对他无微不至的父亲给他带来的生活上的改变——从最初的“叛逆”,上课迟到的“熊孩子”蜕变成如今同学们心目中细心体贴的阳光大男孩——仿佛这其中的挣扎与努力早已释然。
  他还给生活老师李老师送上了一段自己自编的弹唱,他调皮地等待着同学们送上掌声。他轻轻扫了一下弦,伴着琴声,他唱李老师装作没有看见他们的调皮捣蛋;突然出现在门口小玻璃窗前……所有感恩,都倾注在一首歌里。
  接着,他又化作《苏菲的世界》中的艾伯特上校,以他低沉的嗓音演绎了父亲对孩子的牵挂与温柔。他的朗读似乎就像艾伯特那样,时而激起大家的兴趣,时而又缄口不语,生怕说漏了嘴,泄露了“天机”……正如主持人所说的那样:“成长就是突然感到了父母的爱。”他以父亲的视角倾情的朗诵,也许就是他理解父母之爱最好的表达方式吧?
  我想这就是成长。

                    “文澜”文学社 初二(4)班 俞邵凝 供稿



出席活动的嘉宾、校领导和老师


嘉宾唐克老师朗读《万方父亲的信》


初二(1)班万方与父亲朗诵《傅雷家书》选段


初二(4)班丁一洲朗诵《苏菲的世界》选段


初二(7)班马天越朗诵《藤野先生》选段


初二(10)班施博骜与许宇伟老师朗诵《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选段


初二(3)班苗果、杨轶涵、金晏朗诵《平凡的世界》选段


初二(6)班的王瀚廷与初二(8)班的谭樾朗诵《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选段


特邀嘉宾吴宛谕朗诵《给儿子的信》选段


“幸运朗读者”


初二(5)班的程璇朗诵《简爱》选段


初二(9)班的杨英豪朗诵《名人传》选段


嘉宾房明震老师为本次活动点评


房明震老师朗诵《沁园春·雪》


全体师生起立诵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经典语段
【返回主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