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我们来了!
——我校中国蓝小记者管睿和施博骜同学参加全国“两会”报道
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于2018年3月3日一5日在北京隆重开幕。经浙江少儿频道面试,30名大胆自信、品学兼优、形象上佳且具有较好综合素养的小记者脱颖而出,他们将组成“中国蓝”小记者团参与全国“两会”报道。我校初二(2)班管睿和初二(10)班施博骜两位同学参加了这次活动。此次报道团主要任务是:在大记者的带领下,参观“中国蓝”融媒体新闻中心,观摩学习广电新媒体采编工作流程,与应邀前来的“两会”代表委员嘉宾面对面,进入“两会”代表委员驻地和他们进行采访互动。在大记者的指导下,每天完成实践采访活动的现场报道及播出。晚间,还将聆听来自卫视、浙江之声等主流媒体资深新闻主持人、记者的授课,写下采访手记。
3月1日,浙江电视台少儿频道 “中国蓝”小记者随行浙江广电集团“中国蓝”(浙江卫视、浙江之声、新蓝网)融媒体报道团前往北京采访报道全国“两会”。中国蓝小记者抵京第一站:参访凤凰卫视北京总部,感受电视传媒现代化魅力。首先是灵魂建筑让孩子们大开眼界!作为北京新地标建筑,"凤巢"建筑难度系数比北室京鸟巢高出三倍。它的设计灵感源于一个高逼格理念的产物莫比乌斯环。参观内部办公室及演播厅的1200平米空间,仿佛进入童话世界。悬浮高达50米落差的"天梯"将内部两幢楼联通,不由得感叹,神奇!太神奇了!…
凤凰卫视张雷还给中国蓝小记者介绍了凤凰卫视的全球记者站和覆盖情况。
晚上,中国蓝小记者们进入驻地简单休整后,新华社总编辑室融合发展中心副主任、高级记者李柯勇给小记者讲课,为两会采访作充足的准备。李老师是新华社参与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最多的记者之一,曾参加淮河抗洪、非典疫情、南方雪灾、拉萨"3·14"事件、奥运火炬登顶珠峰、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战役性报道。曾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特别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新华社“十佳记者”称号。2017年9月,其作品《新华社特约记者太空日记》获得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他经验丰富,风趣幽默。在会议现场,小记者们笑声不断,在笑声中更增强了对新闻报道的深刻认识。
3月2日,上午参观浙江卫视北京驻地,下午浙江省省委书记车俊、副省长袁家军等一行人抵京,小记者们紧急待命。
3月3日,中国蓝小记者,带着自己的思考和问题,严以待阵,积极出击。
第一个目标就是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95后”奥运冠军叶诗文。中国蓝小记者就如何兼顾训练和念书的话题采访了叶诗文。叶诗文说,这段时间在清华大学念书,准备期末考试,但同时也每天坚持训练。虽然很辛苦,但一定会坚持到底。叶诗文代表还告诉小记者们,此次参会带来了关于修改体育法的一些建议,其中有关于学校体育的发展、运动员退役以后的保障等等。 叶诗文的温暖谦和给“中国蓝小记者”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中国蓝小记者团在北京中国蓝融媒体中心见到了《小强热线》主持人小强,并有机会采访了他。对热点事件、公众话题颇有经验的,在全省有着公信力的金牌主播小强老师为小记者们传达实战经验。
我校两位小记者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衢州柯城区人民医院危重症救治中心主任陈玮,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段树民教授委员、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王水等,表现出色。
小记者们积极参与直播,参与策划会。与浙江广电全国两会融媒体报道团的名主持、名记者一起工作。体验世界最先进的黑科技摄影器材;和卫视新闻直播秦原一起模拟播报两会新闻。采访新蓝网“网红”主持人,揭秘新媒本多手段报道式。
3月4日,中国蓝小记者两会报道团来到了北京大学。
张兴根教授是原北大中文系办公室主任。人称北大“活化石”,他见证了北大半个世纪的蓬勃发展。他为小记者们挥毫泼墨作画并赋诗“今日中国蓝小记者,明日北大高材生",给小记者们莫大的鼓舞。
北大招生办大厅前的升学秘籍图,条条大路通北大,哪一条属于你?。我校中国蓝小记者施博骜就此采访了北京大学招生办主任李祎主任,了解2018北大招生政策,以及如何看待刷题和超前学习。李主任不仅详尽地回答了小记者的提问,还现场题字祝每位中国蓝小记者“筑梦、追梦、圆梦,北大欢迎你!”人手一册,满满的激励。
吴宛谕,一个优秀的北京大学生,去年9月,北京市教工委在故宫博物院隆重举行2017年北京高校新生引航工程启动仪式,来自首都60余所高校的新生代表齐聚故宫博物院,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一课”。北京大学2017级本科生吴宛谕作为北京市高校新生代表发言,并接受了央视记者的采访。她初中就读于文澜中学,是我们文澜的骄傲。为小记者们专题讲座:见闻筑梦、实践追梦、勤奋圆梦!师姐以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告诉中国蓝小记者成长中那些重要的感悟以及如何让当小记者的经历助力成长。
从九岁开始走遍杭城百家博物馆,写成14万字的《百馆游》,随后出书不断,参加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和“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均获一等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吴宛谕是这句话的真正实践者。也正是这份对文字的热爱,和从其中获得的正能量,吴宛谕选择进入北大中文系,继续与文字为伴。小记者们领略了北大莘莘学子的风采!
你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读过的书·遇过的人 都在你的气质 ,在你的性格里。春天,我们在未名湖畔播下理想的种子;秋天,让梦想照进现实。
3月5日,迎着朝霞,中国蓝小记者们观看了天安门升旗仪式。
历时5天的全国两会报道结束,活动丰富,对于小记者而言参与两会报道,用他们的视角和声音观察、解读两会,既是一次难得的实践经历,也是一次很好地教育。
小记者管睿:成长体验之奔赴两会
晨光熹微,伴着朝阳,作为中国蓝小记者的管睿便踏上了“跑两会”的旅程。 路途中怀揣憧憬,这趟“两会”之行他究竟会有什么结果呢?
——小记者跑两会总结报告
我是小记者管睿,很荣幸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小记者”之行。其实,在抵达目的地前我就做了一点关于这次两会的功课:
此次两会,是新一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首次会议,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将围绕宪法修正案草案建言献策,为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建言献策。整个议程也被拉长到21天,这预示着所有的与会代表本届“两会”会更加的辛苦和忙碌。
当然,这对我们“小记者”的采访工作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我们跟计划好的议员可能会因此失之交臂。但是,对于能采访到的议员,并第一时间获知两会进展而感到高兴。所以,大家都是有条不紊的、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一切的未知伴着憧憬让我既兴奋又紧张,五天的小记者之行在这一刻仍然历久弥新:贺云翱是我们在毫无准备下遇到的第一位政协委员,看到我们的到来,贺云翱政协给予了我们热情的接待并把我们带进了政协驻地。在采访时,大家虽然都做好了准备,“忐忑不安”游弋在我们心田。环顾四周我看到了大家期盼的眼神,那一刻我接过老师手中的话筒,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的采访工作。
因为之前有做过功课,得知贺伯伯是来自南京大学历史系的教授,学识渊博我先询问了贺伯伯本次带来的提案,,他热情的给我们“小记者”解答了他的方案,他用通俗易懂的话语给我们描述了体验内容,同时我的大脑中则是拼命思索着下一个问题,就这样采访在一问一答中圆满的完成。伴随着出入议员的增多,我们小团队小记者们都雀雀要是,大家之间默契配合,分工有序,也顺利的采访了到另外三位代表。
我们通常羡慕记者以光鲜亮丽的形象出现在镜头前,这一次的“两会”小记者之行,着实让我看到、感悟到做好一名记者的不易。
五天的小记者之行,有等待、有惊喜、有成长,让我学会到当预设方案发生变化如何迅速调整自己,如何以沉着冷静的心态跟对接人新闻信息。
这次的活动是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他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更让我看到了自身还需努力的地方。动车的飞驰带着梦想返航,其实这并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启程!
每日手记
3月1日 多云
一轮红日还未从海天相间的一边喷薄而出,而朝霞早已远行千里,身披鲜亮队服,怀揣着激动的心,中国蓝小记者的队伍已是整装待发动车行驶着,大家的心也跟着飘向远方,有的人说说笑笑,有的则趁机补上一个美觉,都为了在北京之行中能有尚佳的表现。
下了动车,在赶往第一站目的地的忙碌之余,我们也欣赏了一番北国风光。看着窗外小区的粉红外壁,稍带斑驳,不禁内心感受到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岁月沉淀下的古旧气息,略有望而生畏之意。
驱车大约十五分钟我们便有乡郊转入城区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映入眼帘。半晌,终于是到达了凤凰卫视北京总部——这便是今天第一站的目的地。
一下车,大楼别具一格的造型很快吸引了我们得眼球,而大门口金灿灿的“PHOENIX”标识更为引人注目。
听说这栋大楼的设计来源于莫比乌斯环,用了来自法国的3D建模技术,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栋建筑的所有材料都是特殊定制,整个建筑显得格外标致,让人印象深刻。而在大楼内部在凤凰卫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更是深入了解,整个凤凰卫视中心分为南北两部分,其中还有悬空扶梯和“梦之桥”连接,我们还见识了100㎡、200㎡、600㎡、1200㎡的演播厅和凤凰卫视工作人员的办公之处,绚丽的LED灯使得工作室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更特殊的是在这里办公室和小演播厅同在一起,据说是因为采用了超强的防音材料,使得录音和工作完美的互不影响。
傍晚,高级记者李柯勇老师结合自身作为记者的丰富经历,用轻松却富含哲理的口吻给我们上了一节有关“突发事件报道”方法的交流课,我们收获颇丰。
3月2日 多云
今天的工作并不繁重,不过我们却见识各路媒体记者们辛勤的工作日常,在准备前夕各大活动也如火如荼的开展。不由得感叹他们的尽职尽责,大型报道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也许马上就要采访但是你却并不知道采访的对象究竟是谁。这些对于久经沙场的大记者们早已是家常便饭,而这种情况也是对一个好记者专业素质的考验。从他们的脸上却丝毫看不出灰心丧气,而是从内心里散发出的对于职业的热爱,他们坚毅的目光也是在对我们小记者的一种鼓舞: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们只是路过挫折和失败!
3月3日 阴天
原定采访的行程的取消,让我们也惊了一下。不过我们立刻辗转了战场。一大早我们便赶往政协驻地采访文艺组的政协们。驱车约30分钟我们便到达了目的地放眼望去,随处可见保安和解放军官兵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时刻保证着政协们的安全。
经过了一系列的登记工作和检查,我们终于进入了政协驻地内部。一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各大媒体,大家早就等候多时,每个人都“虎视眈眈”,我们也是如此。
经过了漫长的等待,我们终于迎来了第一位代表——段树民伯伯。段伯伯现为浙江大学医学部主任。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段伯伯本次带来的是有关推动计划生育的议案,我们对段树民伯伯进行了长时间的采访,也了解到了许多专业知识。
在准备对下一位代表进行采访期间,我们还抓住机会采访了王水代表。王伯伯是江苏省乳腺疾病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江苏省妇幼保健院院长,国家卫生计生委乳腺癌诊疗专家,他高兴地回答了我们所有的疑惑。
半晌过后,在经历了好几家媒体的访问之后,贺云翱代表来到了我们小记者面前。他是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创始人。在这次大会上他一共带来了五份提案,而贺伯伯也是仔细认真的向我们讲述了他的提案内容,他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的知识,让我们进一步意识到作为中华儿女,在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这次的经历必将是我成长道路上一段褪不去的回忆,它将激励我加倍努力!
3月4日星期日 多云
跑两会的旅程伴着时光的跳跃,悄然回首,便已将散尽那最后的芳香。今天我们来到了北京大学,这7万千学子都神往的学府,巴士停在了光华管理学院的门口,车门一开,同学们都蜂拥而下,怀揣着一颗北大梦,大家都兴奋的在学院门前留影。
这次北大之行,一在采访招生办主任。
二是与吴宛瑜学姐见面交流,第三点则是借此机会提前感受一下北大的气息。带领我们游览北大的是北大中国语言系教授—-张兴根。张教授今年已经81岁了,从他的脸上岁月的痕迹仿佛也能读出北大的光辉历史和非凡成就。张教授可谓是德高望重,但是他身上非凡的亲和力却时刻吸引着我们,大家都和张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张教授与我们边走边聊,在介绍校园的同时,耐心细心的回答我们的问题疑惑,别看张教授年纪大,但依然箭歩如飞,连我们也是望尘莫及。当然张教授在学问方面也是没得说,画的一手好竹,这次为了欢迎中国蓝小记者特意画了一幅大竹,还亲笔提诗,教授说:“竹子象征着坚毅,清高,希望小记者能学习竹子的精神”。每个人无不拍手叫好,而这时张教授还会不好意思的笑起来,说:“画得不好,还请指正”。其实每一个有所作为的人都有颗谦逊的心,这也是他之所以成功的原因。竹——岁寒三友,千磨万击还坚韧,任你东西南北风,我们定会努力奋力,完成梦想,感就辉煌!
在今年的行程中,我们还见到了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大一的吴宛瑜学姐,她也是由文澜中学走出的一名高材生呢!学姐在2008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巜百馆游》,之后还相继出了编了许多书籍,在09年作为小记者参加了澳门回归。后在初中生涯还继续参加大型活动,但是可以很好的兼硕学习。
在模拟政协会议上,她提出有关粮食浪费问题的题案,受到极大广注,据说后来还被提交至国家部门。当然在竞赛方面,她利用自己的天赋和努力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一等奖,可谓是学霸中的学霸。学姐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习顾然重要,但是在兼顾学习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这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还让自己更具社会经验,都会在人道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的釆访受益良多,而这次精彩的小记者跑两会活动也就此画上了一个完美的休止符。感谢一路陪同的老师和小伙伴,新年伊始让我们在通向未来的大道上,筑梦,追梦,圆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