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与香港青年教师交流活动在文澜中学举行
发布日期:2017-10-16 09:11:46  点击次数:2372 对本内容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网络中心
  10月12日,桂花飘香的文澜中学迎来了浙江省与香港青年教师交流活动,来自香港教育局副秘书长康陈翠华女士和香港科学教师代表共计20人,以及来自浙江省教育厅港澳台办副主任蓝晶晶、调研员杜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张丰,浙江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何杏华等,浙江省科学名师代表共计30余人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
  此次交流活动的开幕式在杭州市文澜中学1号会议室进行,开幕式由浙江省教研室副主任张丰主持,杭州市文澜中学任继长校长、浙江省教育厅港澳台办副主任蓝晶晶女士、香港领队康陈翠华女士先后发言,共同表达了他们对于此次交流活动的期许与祝贺。开幕式上,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初中科学教研员王耀村老师对此次交流活动进行了细致的解读。随后,香港青年教师交流团全体成员在文澜中学校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园,特别是学校的创新实验室给交流团全体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分肯定我校初中科学教学的高水平、硬实力。
  生本课堂,智慧彰显。参观后,交流团全体成员来到学校录播教室,分别观摩浙江省教坛新秀、杭州市文澜中学许宇伟老师的《大气压强》和香港播道书院卢伟成院长的《潜艇(密度的应用)》两节示范课。许老师的课堂充分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实验体验、思维发展,他以神奇的魔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设计多样的学生实验,增强学生对大气压强存在、方向、大小的体验,特别是抽水机的模拟实验给全体与会人员留下深刻的印象;整节课建模思想的渗透,将零散、碎片的知识系统化,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发展。卢老师的课堂充分关注情感渗透、语言表达、学以致用,融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卢老师不断给予学生鼓励,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欲望,卢老师恰到好处的点评给予学生自信,这样的情感渗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他非常关注学生的思维表达,给予学生更多地说、写的机会,这样的生生交流、师生交流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他设计的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密度概念到浮沉子实验的解释再到潜水艇的原理解释,充分关注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着科学源于生活、科学用于生活。这两节课都充分彰显了两位教师的智慧、文澜中学学生的睿智,充分体现着科学课堂的“科学味”。
  交流分享,思维碰撞。短暂的午休后,下午是互动研讨活动。香港教育局总课程发展主任谢婉贞女士简单地介绍香港STEM教育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表示STEM将成为未来科学教学发展的趋势,也将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有效方式。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委员、青年会书院校长刘国良先生介绍了学校具体STEM课程的开发情况,他从学校STEM课程的设计、课时安排、教师安排、成果形式等方向进行学校对于推进STEM课程的思考。随后,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文澜中学科学教研组长胡柳蔚老师结合学校实际介绍了科学课堂进行实验教学的策略,电流表的使用、密度概念的建立、岩石的观察等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实验教学案例给与会人员留下深刻印象,让大家充分感受实验教学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全体与会人员进行分组交流,更加细致地了解香港、浙江两地科学教学的特色与差异,分享着两地科学老师的智慧,实现“1+1﹥2”的效果。
  充实的交流活动让人感觉时间如此短暂,却给全体代表留下深刻的印象,启发着我们对于自己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反思。正如浙江省初中科学教研员王耀村老师所说:浙港青年的交流活动很精彩,这样的平台让浙江省的教师有机会近距离感受了香港名师的风采、了解香港科学教学的现状,拓宽了大家的视野,必将对大家今后的教学带来启发和帮助。




杭州市文澜中学任继长校长发言


香港领队康陈翠华女士发言


浙江省教育厅港澳台办副主任蓝晶晶女士发言


浙江省教研室副主任张丰主持活动






香港青年教师交流团全体成员参观文澜校园


杭州市文澜中学许宇伟老师的《大气压强》示范课


香港播道书院卢伟成院长的《潜艇(密度的应用)》示范课




浙江省与香港青年教师交流活动全体成员合影

【返回主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