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万里路,书新篇章——欧洲三国游学侧记
发布日期:2017-10-13 08:01:57  点击次数:1085 对本内容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网络中心
友好交流篇

  多年来,文澜中学一直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在国际上有较好的知名度。近年来,我校积极落实“一带一路”理念,为“一带一路”文化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9月25日-10月6日,由董立毅副校长带队的欧洲三国访问团又再一次续写了国际友好合作交流的新篇章。
  此次交流访问的学校共四所,分别有捷克国际公共关系学校、奥尔腾纳学校,奥地利维也纳瓦萨街学校,匈牙利马达茨学校。
  9月27日,访问团访问了捷克国际公共关系学校。2014年,我校与该校建立友好合作交流关系,4年来两校多次密切交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该校校长热情接待了访问团,带领访问团师生参观学校,了解学校发展史和课程设置。访问团师生与捷克学生一起上了一节公共关系学课和两节历史课。当天放学,访问团学生分别到不同的住家,与捷克学生进一步交流,感受住家的家庭生活,民俗风情。
  9月28日,董校长携师生奔赴捷克西部城市库特纳霍拉,访问奥尔腾纳学校。该校校长非常热情隆重地接待访问团。据校长介绍,该校是捷克最好的公办学校,学校有100多年的历史,访问所在校区是新校区,也有20多年的历史。校长亲自带领大家参观学校的教室、实验室、教师办公室、食堂、会议室、报告厅、篮球场、植物园、动物园……楼道遍布学生作品,动物园中有学校自养的黑羊、鱼等,楼梯角玻璃棚中养有蜥蜴,实验室里有圈养的蛇……,这些都是供学生观察动物习性。这所学校的教学理念与我们文澜中学一样,非常重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交谈中该校校长讲述了他们曾与青岛某校建立友好交流关系,但是很遗憾未能长期交流合作。他说,他从捷克外交部获悉文澜中学是中国名校,慕名已久,因此非常渴望与文澜中学建立长期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进一步接触后,董校长与该校校长进一步交流了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意见,初步确定了合作交流计划。
  10月3日,访问团访问了维也纳瓦萨街学校。校园建筑历史悠久,古色古香,学校门口挂着“孔子学院”的牌子。校长保尔先生曾被邀请参加文澜中学60周年校庆庆典,他说,文澜中学留给他非常美好的印象,文澜中学的盛情难以忘怀,他非常希望能再一次到文澜中学。他还请董校长向任校长转达他的诚挚的问候。保尔先生热情地带领访问团师生参观教室、阅览室、教师办公室、小礼堂、篮球场等,绘画教室正在放映中国电影《藏龙卧虎》,老师会在某一刻让影片定格,然后让学生把人物动作形象画下来,这种方式非常有趣。走进数学课堂时,学生们正在上数学课。我们一进去,学生就全体起立向大家致敬。可见,该校也是非常注重文明礼仪教育。半天的访问,瓦萨街学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校长的热情周到,学生的文明礼貌、严谨认真,课程设置的趣味性……
  同样,匈牙利马达茨学校也有别样风采。马达茨学校建筑建于1881年,历史悠久。在会议室里,校长利用PPT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史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自2011年始,学校设置了中文课,一周五节中文课,所以现场不少学生能说简单的中文。为让对方学校了解文澜中学,董校长也介绍了文澜中学的发展史及丰富的社团活动、学生获得的各项国际竞赛奖等。之后,两校学生充分交流,分别表演节目。我校师生一起用洪亮铿锵的声音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幸福与自豪。
  此次友好访问,进一步巩固了校际友谊,同时又书写了我校国际交流合作的新篇章。访问过程中,从奥尔腾纳学校校长的绅士接待,保尔校长对文澜校庆的深情回顾,从马达茨学校校长的郑重介绍和学生的羡慕之情中,我校师生看到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中国的国际地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
  捷克、匈牙利等国是我们“一带一路”参与国家,文澜中学本着“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宗旨,与国际交流合作学校文明互鉴,促进 “民心相通”,尽已之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我们相信,文澜中学的国际交流将会成为“一带一路”文化教育交流合作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潘素文

山水人文篇

  与以往的游学一样,除了参观友好学校,学习、借鉴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之外,我们在史导的带领之下,游览了捷克、奥地利最富代表性的古典建筑,领略了中欧地区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之美,并由此了解了许多欧洲的历史、人文方面的知识,此行可谓获益匪浅。
  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我们主要参观了捷克布拉格的查理大桥、布拉格城堡,捷克库特纳霍拉小镇的人骨教堂和圣芭芭拉教堂以及奥地利维也纳的美泉宫和维也纳的内城(即老城)。查理大桥和美泉宫的雄伟壮丽、布拉格城堡多样化的建筑风格、人骨教堂的奇异怪诞、圣维特教堂和圣芭芭拉教堂的宏大神圣及其彩绘玻璃的出神入化、维也纳老城众多风格的教堂建筑、壮观浩大的皇宫建筑和繁华的步行街两侧鳞次栉比的老建筑都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在整个游览参观的过程中,我们的导游耐心地为我们讲解了融合于其中的历史故事以及欧洲古典建筑风格的相关知识。史导讲得兴致勃勃,老师和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有人记了笔记,有人把导游的讲解录了下来,准备回去后再细细消化、品味。几天下来,大家对欧洲的历史尤其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历史有了较多的了解,并初步地了解了欧洲古典建筑的不同风格,到后来甚至能很快地判断出一座建筑是属于古典主义建筑、哥特式建筑、巴洛特式建筑还是文艺复兴式建筑。老师和同学都表示以后要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和各类艺术风格,因为带着历史和审美的眼光去游览会更有趣。看来,此次游学不仅让同学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还激发了同学们对人类历史探究的兴趣,培养了对高雅艺术的兴趣。
  布拉格的城堡区和维也纳的老城区本身就是王朝皇室所在地,是皇族和贵族聚居的地方,古建筑林立于其间本也在意料之中,然而寻常街巷中鳞次栉比的古建筑则不得不让人惊叹了。无论是典雅的布拉格、繁华的维也纳抑或是相对经济不发达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漫步其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都是保存几百年的古代建筑。这些建筑虽然造型各异,风格相迥,历尽了岁月的沧桑,但它们都被完整地保存下来,作为博物馆(比如位于瓦茨拉夫广场的捷克国家博物馆是一座建成于1890年的新文艺复兴式建筑)、剧院(比如于1869年建成开幕的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就是一座高大的方形罗马式建筑)、市政厅(比如布拉格市政厅建筑的杰出部分是于1364年所竣工的哥特式塔楼)、办学场所(比如我们参观的匈牙利的友好学校马达茨公立中学的校园就是一座有上百年历史的建筑)等,默默地发挥着服务人类的作用。为了保护这些古老的建筑,这些国家可谓想尽了办法,比如花巨额经费定期维修,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来进行保护。在此次游学之前我们也许很难理解为什么要保护古建筑,然而当我们站在布拉格、奥地利古老的街头,目之所及都是好几百年的古建筑,听着史导娓娓述说着它们的故事时,我们就明白了:古建筑身上附着着数不清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说故事……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才是其真正的魅力所在,对古建筑的保护体现了尊重历史、热爱文化的态度和情感。我们的孩子如果能正确认识到这一点,我想我们这次的游学才真正的不虚此行吧!
  这次游学不仅欣赏了美轮美奂的欧洲建筑,还领略了中欧地区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之美。精致奢华的温泉小镇卡罗维瓦利是疗养休假的胜地,被伏尔塔瓦河环抱的克鲁姆洛夫小镇宁静古朴,尤其是被称为“最美小镇”的哈尔施塔特更是如梦如幻,美得令人窒息。驱车前行,沿途处处美景,近处是广阔无垠的绿野,远处是尽染五彩的层林;高空时而蓝天白云悠悠,时而苍穹浓云翻滚;山间有时烟霭袅袅,有时云蒸霞蔚,真是美不胜收,让人心旷神怡啊。然而美景处处皆有,不足为奇,也许更让人赞叹的是当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吧——家家户户的窗前、阳台、院子,都种满了绿色植物,满园、满窗的鲜花述说着主人的闲情逸致。看着异国他乡人民门前院后的鲜花,我蓦的想起了文澜教学楼上的那一排排的盆栽,笑了!
  十二天的游学结束了,此行收获满满,我们不仅了解了他人的教育教学方式,还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自身的艺术欣赏品位,更得到了一些思考和启发:西方的文化和民族个性中确实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他们对古建筑的保护、对历史的尊重与铭记、对环境的保护、他们的公共意识和规则意识,等等,我们游学的目的正是要学习他人的长处,然而并非西方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比如狂热的宗教氛围、儿童教育放养主义、暴力倾向的影片等等就是糟粕;也非好的东西就一定要全盘照搬,因为国情是不一样的。如何将东西方文化与民族个性中的优点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更好地发展自我的同时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也正是“一带一路”精神的体现。难怪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中知识有限,只有行路眼观耳识才能补其不足,从而有更深的思考与领悟,进一步书写人生新的篇章。
 
                                   林萍

与捷克国际公共关系学校教师合影


捷克奥尔腾纳学校校长介绍学校情况


奥地利维也纳瓦萨街学校校长介绍学校情况


董立毅副校长向匈牙利马达茨学校校长赠送礼物


我校师生参观友好学校校园


我校师生在奥地利维也纳瓦萨街学校合影




我校师生参与课堂教学



我校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学生交流活动


游览时认真倾听导游讲解

【返回主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