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以选择自然的故乡,但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无论走多远、跑多快,我们都不会忘记我们的心灵栖息在哪里,我们从何处扬帆起航。文澜,我们永远的心灵故乡!
文澜情
每一个从文澜走出来的人,都有一种文澜情。
文澜的每一处风景,都蕴含着母校的深情。行走在九曲桥上,尾尾鲤鱼往来相乐,悠游自在。初夏的绿荫中,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气息。紫藤萝瀑布下,书写的是学子们求知的梦想,生生不息。
文澜的每一处风景,都传递着文澜精神。在“慎独”石旁,我们理解了自觉自律是多么重要;在“励志”碑前,我们许下了为自己、为母校拼搏的诺言。
文澜给予了我们无限的温暖和感动。老师们谆谆的教诲和辛勤的汗水,让每一个文澜学生的梦想在这里生根发芽。我们永远记得一号窗口亲自为我们打饭的校长,永远记得讲台上讲解充满激情的老师,永远记得绿茵场上我们拼搏奋进活力四射的身影。
文澜教会了我们那么多。当我们在依然弥漫着晨雾的食堂中打开书本,我们懂得了惜时;当我们奔跑在晨曦中的操场,严冬和酷暑教会我们坚强和拼搏。在文澜三年,我们从原来的懵懂茫然,蜕变得成熟稳重;现在,我们怀揣梦想,携手前行。
文澜情,是对母校的无限眷恋和对青春三年的铭记。多年后,我们也许会忘了那题海茫茫,但我们忘不了“立德树人”碑,忘不了篮球场上的汗水和辉煌战绩,忘不了熄灯前的打打闹闹。我们永远记得母校让我们逐步拥有为善、感恩、进取的品质,并将这些珍藏为我们一生的财富。
文澜是我们初中三年的故土,更是我们心灵的故乡。眼中含文澜景,心中怀文澜情,让我们眺望远方,扬帆起航。请母校待我们成长,羽翼丰满,翱翔天际!祝母校桃李满天下,少年梦圆中华!
初三(7)班 吴思齐
悠悠离别情 浓浓感恩心
年华翩然而过,岁月悄然飞逝,告别的前奏,终还是伴着不舍的怅惘,在耳边响起。
回忆跟随着照片的脚步。看着毕业典礼大屏幕上同学们灿烂的笑脸,泪却糊了眼眶。我们忘不了每一个奋力拼搏的清晨,忘不了大家团结一心的力量;我们忘不了每一节课上老师工整的板书、激情的演讲,忘不了课后同学间讨论时思维火花的碰撞;我们忘不了图书馆里书海之中畅快的遨游,忘不了报告厅舞台上载歌载舞的欢笑;我们忘不了每一个奋笔疾书的晚自修,忘不了寝室里熄灯前匆忙的洗漱和嬉闹;我们忘不了在一号窗口亲自给我们打饭的任校长,忘不了大雪天坚持为同学们开车门拿行李的薛校长、方老师以及所有所有曾给予我们关怀的老师们……三年很长三年也很短,不管是欢笑还是泪水,无论是辉煌还是失利,所有所有的一切转眼都将成为过往云烟,成为我们最最美好的记忆。
犹记得三年前那个懵懂无知的自己,怀着紧张兴奋而又好奇期待的心情踏入文澜;我们也会永远记得今天迈出文澜校门时这个成熟稳重的自己,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文澜,是我们梦发芽的地方,是我们永远的心灵故乡。
初三(6)班 赵万佳
最美好的样子
感恩我们能够相遇,感恩我们都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题记
仿佛昨天室友们还在我身边打闹,一起唱好想你,恍惚间又回到现在,手机上的合照告诉我我们毕业了。
这三年的生活是我之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离开了爸妈,有随时可以见到的老师们,有陪在你身边的好兄弟好姐妹们,三年的欢声笑语,留下了许多难忘。难忘花花给我们买的零食,难忘林老师上课哼的小曲播的小品,难忘杨老师上课爆出来的金句和脸上强忍的笑容,难忘方哥上课独特的语言和笑容,难忘陈老师的一件件旗袍和脸上永远的微笑,难忘周老师激昂的声音和饱满的热情。还记得为了给假期生日的同学送上祝福我们大声唱生日歌,结果被骂;还记得寝室里抢不完的零食说不完的悄悄话;还记得日常抢饭,还记得许多许多。
苏轼有诗云:恨此花飞尽,恨西圆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离别总是伤感的。最后一天上课的时候,林老师先红了眼眶。前一天还在说终于离开文澜的同学们在那一刻也红了眼圈。周老师播放着音乐鼓励同学们,播着播着就流下了眼泪。陈老师在课前不停说自己不会煽情,却在最后一张PPT上打上了大大的I LOVE YOU。说好是考前指导的最后一课,却提前带给我们毕业的伤感。
有人说,“很久以前,我认为毕业是个值得庆幸的时刻,是告别旧时光的凭证,是理想未来的序曲,可是当我真正触摸到毕业时才发现它就像这眼前的咖啡,开始是苦,结束亦是苦,而只有当我们自己才能明白其中的浮浮沉沉”。
三年前,我们认为毕业是解脱,意味着再也不用明天起大早晨跑,撑着睡眼听课了;三年后,我们才发现毕业是离别,意味着那群天天打打闹闹的好兄弟们要分开了。我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遇到给我们买烧饼的班主任,还会不会遇到六点到校十点离校的校长,还会不会遇到疯抢零食的室友。但是我肯定我不会遇到第二个五班。我想我已经把我全部的运气都用在遇见五班了。
中考出成绩那一天,我忐忑地把成绩发给樊老师,却收到了“尽力就好!人生的路很长,你们才刚起步呢!樊老师相信你们!”的安慰。一瞬间眼泪夺眶而出。那是最难受的时刻,樊老师却用他的鼓励信任让我们重拾信心。还记得三年前花花斗志昂扬地和我们说,三年后我们五班要让校长疯掉!日历翻了一页又一页,我们互相鼓励,虽然结果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可我们无悔。
因为我们在最美好的岁月,和最美好的人一起,在最美好的地方奋斗过。
马丁路德金说:“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不断努力而梦想永远无法实现,而令人欣慰的是,我听见时间长廊另一端有个声音说:‘也许今天不能实现,明天也不能,重要的是,他在你心里,重要的是,你一直在努力。’”。
何炅说:“不管你未来走到哪里,都要坚持下去,因为那是你们当初的选择”。
《胡萝卜种子》里说:“终于有一天,一棵胡萝卜长出来了,如同小男孩早就知道的那样。”
我相信只要我们一直努力,我们也终有这样的一天。希望那一天,我们还能手拉着手,一起走回文澜。
然后,你笑着对我说:“走,让我们回家。”
那便是,我想象中青春最美好的样子了。
初三(5)班 沈可
珍惜——毕业感言
当我踏入文澜时
回想起当初无忧无虑地玩耍
没有分数、没有排名
是多么幸福
当初二老师们不得不开始赶课时
我回想起初一
陪曹操观海、与鲁迅捕鸟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酣畅淋漓、天马行空
是多么幸福
当初三第一轮复习铺天而来时
我回想起初二
一篇篇课文、一条条定律带我走进
一个个崭新的世界
那种感觉
是多么幸福
当临近中考自主复习时
我回想起课堂上
闻师药石之言
醍醐灌顶
是多么幸福
当中考前夕我在家备战时
我回想起那时
查漏补缺、渐入佳境
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是多么幸福
如今已经历中考的我
回想起
与班级同在
与文澜同在
是多么的幸福
曾经有多少幸福
摆在我面前
可我没有珍惜
直到远去了
才追悔莫及
苦叹“本来我可以更珍惜”
也许有一天
我在回想—
参加中考也是一种幸福
学习也是一种幸福
活着并被爱
是最大的幸福
那么让我们
活在当下吧
因为—
现在的幸福
是过去无法拥有的
未来可能失去的
是过去被我们
略带紧张地期盼
未来将被我们
铭记和怀恋
人不能选择自然的故乡
但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
是文澜
教会了我珍惜我所拥有的
教会了我拥有好值得我珍惜的
俞天成
毕业感言
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没有哪个港口,是永远的停留。三年文澜岁月,一去不回,让人难忘。
忘不了可敬的老师们。班主任章老师是我们的男神,文澜的生活在他的《真心英雄》中揭开序幕,在他的《凤凰花开的路口》落下帷幕。王大可除了会唱歌,还会下棋打球,数学那更是神一般的存在。语文郭老师的严厉和鸡汤常常是两剂有神奇疗效的药,能在特别的时候治好我们的调皮和伤心;物理周老师对待学习严谨,却愿意在班级毕业聚会的时候自黑,我们开怀地笑里有感动的泪;生化毛老师的实验课总是开心有趣;社会周老师的巧克力是世上最甜的;体育李老师的“怒吼”和叶老师的“杀气”让我们中考体育都30分过关。薛校长的嗓门和方老师的处分公告让我们再也不敢调皮捣蛋,更要感谢任校长真正做到了三十年如一日,以校为家。点点滴滴,数之不尽。文澜的教育之恩,初三4班的每一位同学都铭记在心。
忘不了可爱的同学们。刚进学校时,军训时服装上晶亮的盐花仍历历在目,喊得震天响的“初生牛犊,一马当先,誓夺桂冠,唯我四连”的口号仍萦绕耳畔。当初一张张稚嫩的脸如今亦或帅气亦或漂亮,毕业晚会上,平日嘻嘻哈哈的我们都留下了热泪,因为我们舍不得文澜的这一切。
就让这三年的一切,剪辑成一部黑白电影,永远保留下来,在落寞的时候供我们回忆、取暖。我很喜欢朋友常说的一句话:“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互相拥抱才能飞翔。”
初三(4)班 郑怿
毕业典礼感言
初一时以为毕业遥遥无期,结果三年弹指一挥间,美好的青葱岁月就这样带着我们满满的回忆飞走了。三年来三点感触最深:“神一样的战友”、“牛一样的老师”和“花一样的心情”。
确实,在这个优秀的团队里,三年来我们互相协作、互相竞争、共同进步,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毕业典礼上,当听到董校长激动地宣布我们的成绩时,全场一起为文澜高声呐喊。我们再次牢牢地竖起了文澜鲜红的大旗,在场每一个人都为我们的战友感到骄傲。
自然,这样的成绩和老师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典礼上,任校长再一次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文澜精神。他亲自颁发了近400名学生的毕业证书并与每位同学留影,正如他十年如一日出现在一号窗口为我们打饭菜。我们的班主任潘老师,确切地说,她更像是一位妈妈,这不,毕业典礼后,又把同学们召集在一起满足我们同学间告别签名的愿望,并且千叮咛万嘱咐,像一位母亲与远行的孩子话别一样。
此外,最兴奋最有成就感的人应该是我吧!我创作的交响诗《文澜印象》在毕业典礼上播放!得到了全场师生还有嘉宾国学大师南一鹏先生的高度评价。三年文澜拼搏奋斗留给我们太多的感动。于是我尝试用音乐的方式记载其中的点点滴滴。这首曲子花费了我六十多个小时,共分三个乐章。虽然自觉尚不成熟,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把它献给了母校文澜中学,以表达我对文澜的感恩之情。
衷心希望我的学弟学妹们能够珍惜在文澜奋斗生活的每一天!
初三(10)班 胡庄锦
一世文澜情,一生文澜人
她站在校门口的岗亭,揣着毕业照和毕业证书等父母来接。背后,校园里忽然响起一阵欢快的铃声。她一怔,随即了然,无奈地叹口气,瞟了一眼手表。果然是五点四十八分啊。
夏天的夜幕总落得迟。就好比现在天空还是一片澄澈的蓝色,只有西边的落日泼洒一角橙光。还记得前两年的夏天,她也曾在吃好晚饭后偷得半刻清闲时光,与好友漫步在九曲桥上,挽手共赏这黄昏时分穹顶的渐变色。她不知觉地勾起嘴角,侧过头望向教学楼的方向,深情地注视着,目光仿佛已穿过重重浓绿的树影,到达那边一间间点亮的教室,看到小初一初二正在朗读课文。在那里,她与同伴们高声朗读,大声欢笑,轻声探讨,度过三年青涩的豆蔻年华。
而今天,她也像曾经羡慕过的学姐一样,穿上精致的小红裙和锃亮的黑皮鞋,从校长手里接过毕业证书,对着镜头露出辛勤耕耘后了无遗憾的笑容。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一眨眼便是又一扇大门。回想文澜三年,为每天摸黑起早再摸黑闭眼的忙碌生活抱怨过,为付出汗水却仍失之交臂的机会失望过,为与室友各执己见矛盾重重的境况无措过,为同伴埋头学习终获成效的泪水感慨过。她在这三年人生的旅途上捡起记忆的贝壳,小心翼翼地藏进袋子里,再系以师长的祝福、同学的鼓励,将这酸甜苦辣的心情护在怀里,只觉得一切太仓促。仓促,却又如此充实,鼓鼓的一袋挤满了整颗心。她想,感谢任校长每天六点二十为大家带来阳光的温暖,感谢所有老师的辛勤教导和父母般的关怀,感谢同学温柔的拥抱和鼓励,正是这样的文澜大家庭,才让同学们能成为更好的人,才能拥有如此辉煌的中考战绩!
“嘟——”一声喇叭将她的思绪扯回。是爸爸的车。已是暮色四合了,她小跑过去。
车子开动了。她赶忙趴在窗边,在浅紫色的霞光中最后以初三学生的身份目送母校那块刻着“文澜中学”的石碑在极目处消失。她心中本盈满了惆怅,但此时,一种新的热血汹涌起来:毕业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背后,新的一代初三将成长起来,以学长们为榜样,准备为文澜再铸辉煌;前方,新的一届高一正跨入校门,承载任校长、薛校长、方老师和其他老师的希望,将为祖国谱写新的篇章。一世文澜情,一生文澜人;文澜的活力将一直传递下去!
初三(8)班 张洵娉
承载梦想,扬帆起航
忆往昔金秋九月,懵懂的少男少女迈着矫健的步伐,踏进了梦开始的地方。而如今,骄阳似火的六月,我们已经长出了丰满的羽翼,承载着崭新的梦想,即将扬帆起航。
当董校长在台上充满激情地宣布我们取得的辉煌成绩时,不禁让人感慨,我们做到了。看着视频里记录的文澜人的点滴,欣赏着幻灯片里快门中记录下来的美丽剪影,身为文澜学子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学生、老师、家长,在台上道出三年来的肺腑之言,那是对母校的赞扬,对母校的感恩,对母校最好的赠礼。任校长一如既往地叮嘱同学们努力再努力,但对我们而言的这最后一次,又显得多么意义非凡。国学大师南一鹏先生的演讲,亲切中流露着国学大师对文澜学子的殷切期望与祝福。师生共歌一曲《明天会更好》,许下彼此的祝愿,老师们舍小家为大家,三年来风雨兼程,一路同行。现如今我们却要和最美丽的园丁们分别,只留下无限不舍和难忘的恩情。毕业,是这段旅程的终点,是新的人生旅程的起点。我们必将带着校长、老师的嘱咐和文澜精神勇敢前行。
再见了!老师们,你们的教诲我们永远铭记,再见了!母校,您的恩情我们珍藏心间。
初三(9)班 傅典轩
难舍文澜
很多时候我不敢相信,这三年的时间,竟然过得这么快。仿佛还是初一军训的文澜新生,就已经面临离开文澜,各奔东西。我们各自心怀理想,即将奔赴前程,却又久久不想离开。毕竟,这是我们度过了三年快乐时光的地方;毕竟,这里有我们三年的朋友和老师;毕竟,这里留下了我们2017届初三全体同学拼搏奋斗的身影……这里,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留恋的东西。
我想,我们最应该怀念的,是文澜精神。或许多少年以后,我们会忘记在这儿所学的知识,可文澜精神必将固化为全体文澜人内心的力量,支持着所有文澜同学在今后的岁月里拼搏进取,勇攀高峰。文澜和文澜的同学们赋予了这种精神丰富的意蕴。每天晨跑1200米,这是文澜精神的坚忍、顽强;利用点滴时间,在早餐前晨读,这是文澜精神的勤奋、坚持;无论何时一定准时上课,按时下课,这是文澜精神的科学、严谨;考前最后一个月班主任老师每天陪伴同学直到深夜,这是文澜精神的忘我和坚守……这些,都是另外的学校所没有的。
有人说,文澜有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全市最好的学生,有全市最优秀的老师,有全市最先进的教学设备,但所有的这些,都无法与文澜的内涵、文澜的精神相比。今天我们合体走出了文澜的大门,而未来,我们必将带着文澜精神回到母校,那时的我们,将带回累累硕果。三年的文澜学习的确辛苦,但是我们付出有回报。我们不仅为自己,也为大家,为老师,为学校赢得了荣誉。过去的三年里,我们实践了拼搏和奋斗,锻炼了意志和品格;过去的三年里,我们为自己的梦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难舍文澜。“今日我以文澜为荣,明日文澜以我为荣”,带着文澜精神再出发,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将无往而不胜。
初三(1)班 赵舒扬
毕业感言
毕业是旧时光的终结,是新征途的开始,钟声沉寂,我们已不再是小孩子。
三年一瞬,许多事未等回味便已入梦。但经历塑造了一个人,所以三年来的欢笑泪水早已在不经意间熔铸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也许想不起我考了什么成绩,但我忘不了的是拉歌比赛后一盒在队伍中传递的润喉糖,忘不了的是排练室里滑下背脊没入腰际的汗滴。我想起考前那段“黎明前的黑暗”中匆匆设想的美好假期,晚自修窗口微亮的星光。
终于,伴着一次次“起床了,起床了”,伴着查漏卷上数字的增大,伴着答疑板上名字一个个擦去又重写,钟声响起,一切恍如隔世。日子像是跳着过的,我们终是等不到老师来催订正,等不到“办公室喝茶”的邀请。
匆匆!匆匆!我坐在毕业典礼后去上课的车里,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三年也这样匆匆结束了。有太多的遗憾和不足,太多的话没有说。但好故事从来不是安顺或完满,将完未完,才好用一生牵绊。
我们仍有未来。感恩,只能感恩,千言万语不足以表达万分之一。我们所能做的,只有成长,只有砥砺前行,才能不负期望,不负时光,不负青春。
前路可期,风雨无妨。
初三(2)班 宋茁然
永远是文澜人
又是一年蝉鸣时。
我将离开我的母校——文澜,这个养育了我三年的地方,这个给予我知识内存、滋养我全新气质的精神故乡。
我将离开我的同学——三班这些积极乐观的朋友们,这些与我朝夕相处三年的兄弟和姐妹。
我将离开我的老师——文澜尽职尽责、博学、严格又慈爱的老师们,这些是长辈同时也如同挚友的老师们。
永远不会忘记,清晨的微风中,那婉转的莺啼;永远不会忘记,东方的曦光中,操场上挥汗奔跑的矫健英姿;永远不会忘记,晨跑后匆忙擦好汗,在食堂开饭前仍认真捧读的身影。
还有那难以忘怀的课间的打闹玩耍,笑声洒满走廊;难以忘怀老师们课上苦心叮嘱,同学踊跃抢答;难以忘怀中午抢饭时热闹欢腾,翘首张望“任太阳”有没有在窗口“生辉”;难以忘怀下午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在击剑社白衣胜雪劈刺砍削,在实验社如同魔法课般领悟自然奥秘;难以忘怀晚自修下课后,结束了一天的学习,繁星缀满夜空,如水月光伴随我们走向寝室楼……
还有校园文化艺术节上一个个社团精彩的表演,科学实验课水火箭比赛一飞冲天,鸡蛋撞地球设计比拼各种大胆创新,猜灯谜其乐融融,踏青出游欢声笑语,运动会齐心协力声声呐喊助威……这些美好的过往,都已化为最美好的记忆。
我不会忘记在文澜度过的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不会忘记每一个熟悉的笑脸,和校园里每一种淡淡的花香。
又是一年蝉鸣时,又是一朝离别季。
离别,不是终点——它只是一个驿站,或是一座里程碑。碑上镌刻着我们在文澜所受到的教诲,映射着一代代文澜人薪火相传的文澜精神,呈现着文澜的动人风采,描画着每一个学子心中的文澜理想。
我毕业了,我们2017届的文澜人毕业了。我们不再是文澜的在校学生,但我们仍然是文澜人,文澜精神已镌刻在我们骨子里,文澜气质已渗透在我们举手投足间。我们永远是文澜人。文澜给了我们三年的教育,我们将用一生的学习和实践,来回答文澜给我们出的人生试卷。
初三(3)班 方伯迦
声音•文澜
毕业典礼上,十班的一位男生展示了他创作的《文澜印象》交响曲。我倏然想起,每天清晨生活老师拖着嗓子喊“起床啦”,把我从梦境中硬生生拽出来,那声音叫人难忘!
文澜的每一天正如交响乐,独特的声音在我生命的磁盘里留下独一无二的痕迹。
风雨无阻的晨练,疲惫却坚定的脚步声是它的底色。文澜的太阳不同于冬天的太阳,起得总是格外早。摸黑行进、放书、刷卡、找绳,在不断拍手的声音“快点!跑一下!”下脚步加快,与体育老师的哨声抢着节拍。风尘仆仆赶到操场,薛老师早就在麦克风前用穿透力极强的声音唤醒我们每一根神经上的每一个细胞——“初三年级动作快一点!”
锣鼓喧天中,我的一天正式拉开序幕。
“昨天的任务——”“啊?什么任务?”劳老师严肃地看着我,蓦然无奈地笑了,“你老了啊。”我一拍脑袋,想起资料没拿,她却说:“我拿了,下次别忘了。”
只见卜老师拿起粉笔,顺手在黑板上画下一个比圆规还标准的圆,全班同学无不叹服,不禁鼓起掌来。卜老师转过身,与我们一同笑起来。
“快,把你们考得奇差无比的卷子拿出来。”傅帅挥了挥手中的纸张,“说了多少遍不要自己乱删改题目,要尊重题干!”他镇静地抖着包袱,就算全班都笑趴在地上,他只是波澜不惊地强调着重点,仿佛一点都不好笑。
又如薛老师的物理课,向来是需要屏息聆听的;发发老师的言谈举止紧跟潮流,像知心姐姐与我们畅谈人生;王老师用不分平翘舌的普通话亲昵地叫我们“小猪”……
谈笑风生的欢愉,倾心诉说的诚恳,针锋相对的激情,团结协作的感动……同学们,我们的心在三年间渐渐靠近:我会记得运动会上比运动员还紧张的拉拉队,竭力喊着七班的名字;我会记得深夜说过的悄悄话,憧憬我们的未来与梦想;我会记得考试失利的夜晚,好友的一声“没事”给予我多大的力量。
最后一个清晨,我站在这里,凝视着校服肩上的一抹橙色——这是我们的战旗。黑暗已散去,东方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我听到来自所有文澜人的祝福——“你们将是文澜的骄傲!”我不知道未来如何,我知道我只需要奋力去搏,拼命去闯,我的母校,将永远站在我身后,为我鼓掌。
背着三年前来文澜时的书包,我和每一块石头告别,它们在我耳畔低语:“你慢走,我们永远在这里等你。”
此刻,我小心地按下按钮,闭上双眼——我想听你的声音了。
初三(7)班 徐天怿
我将从这里离开 我将从这里出发
三年前顶着炎炎夏日踏进校园,讶异于草木葱茏间校园可以静美至此,尚未识“立德树人”四字,独抱着兴奋的在心中呐喊:文澜,我来了。军训的同甘共苦让我们很快结识,朝夕相对,自有一番旁人不能及的友谊。是晨跑时甘愿慢下来助你一臂之力的友谊啊;是呦呦草虫鸣的夏夜一室寂静,却知道大家都在你身边奋斗的友谊啊;是一天劳累之后并肩回寝室突然撞撞你的手臂,笑着指给你看今天的月亮的友谊啊。
文以载道。
近千个日日夜夜,文澜教给我们的不只有精深的知识,还有随处处可见的石头镌刻进心里的“德”。文澜人能纵横笔墨驰骋考场,亦是文质彬彬谦谦君子。
文以化人。
文澜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也通过我们向外传递。一届届将汗水洒在清晨的操场,排队时的一米线和口袋本在文澜人之间传承。
我们即将离开文澜,去前方的航站,继续谱写文澜的华章。
我们将从文澜出发,带着文澜交给我们的点点滴滴,让文澜精神源远流长。
初三(8)班 周千又
毕业感言
毕业典礼如期而至了。从任校长手中接过毕业证书的时候,我还感到有些恍惚。
三年的文澜生活,居然就这么走到了尽头。
原来一直在说别人的毕业季,在看别人的毕业照,在听别人的毕业感言,觉得毕业离自己还很遥远。而现如今,没有了当初那份旁观者的淡然,真真切切体会到了这一别就有可能永不再见的感受,或许等下一个夏天,教室里坐满了人,可惜那不再是我们。
大礼堂里飘满了各色各样的气球,想到这也许是我们最后一次来到这个地方,不仅有些伤感。
著名国学大师南一鹏先生与我们有着“三年之约”,为了参加我们的毕业典礼专程从洛杉矶飞过来。南先生的演讲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就是,“你也许不能成为最优秀的人,但你在最好的学校,有最好的同学,就足够了。”
感谢文澜,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有最好的校长、最好的老师和最好的同学相伴,才有了我们这三年难忘的生活。
悠悠文澜情,一世文澜人。
虽然毕业了,但我们不会忘记亲爱的母校,我们以文澜为荣;我们会为了自己的梦想奋力拼搏,不负青春,让文澜以我们为荣!
初三(10)班 王奕歆
毕业感言
从踏入文澜中学大门起,老师们就是我们的家长,文澜就成了我们的家。一天天的晨跑加油,一个个晚自习的陪伴,我们难以忘记老师们的殷切期望,难以忘却他们的付出。
在学习的道路上,如果说老师是我们的引路人,那么家长就是我们的后备军。毕业典礼上十位家长代表的发言,传达出父母对儿女的殷殷期盼。饱含真情的勉励和祝福,激励着我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永远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勇于拼搏、不畏失败,努力实现人生梦想。
著名国学大师南一鹏先生和资深教育专家徐茹女士的演讲,告诉我们在成长的同时,要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成长不仅意味着个人的进步,更体现着作为社会成员,作为一个中国人所应担负的责任。
任校长在全校师生的期待下登上了舞台。他沉稳有力的声音,缓缓说出了那句激励全体学子三年的话:“努力,努力,再努力!”全体学生从初入文澜那一天起,就听着这句话成长。我们也知道,这饱含着校长对莘莘学子的激励和期望。接过校长亲自颁发的毕业证书时,我们暗下决心必将不负校长的厚望,不负初心,在之后的学习中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毕业骊歌唱响,毕业并不是真正的别离,而是新生活的开始,我们衷心祝愿2017届全体毕业生前程似锦,鹏程万里;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初三(10)班 杜可
毕业感言
初一时,我曾认为三年如此之长,初三更是遥遥无期;直到今天,才知道三年不过是人生长跑中的短短一段——仿佛是昨日初见的同学,为何今天已经要分别;平日爽朗活泼的老师,为何今天声音带着哽咽。看着礼堂上空五彩的气球,仿佛每一个中都能看到过去的点滴。还记得清晨五点的操场,晨读的食堂,书声琅琅的教学楼,傍晚答疑的走廊;校长在操场最后一个弯道的鼓劲,老师语重心长地放在肩上的手掌,同学在失落时送上的无言的拥抱,晚自修时漆黑的夜空下教学楼中明亮的灯火,点点滴滴,曾多少次让我热泪盈眶!多年后也许我将不再记得那些刷过的题、那些流过的汗与抹过的泪,可将一直记得,在文澜,我们曾用三年,奏响了一支属于我们的成长之歌。
气球的一端,还系着我们留给明天的祝愿和梦想。同学们说:“我们要在彼此看不见的地方各自闪光。”南先生说:“我看到了三年培育的未来栋梁。”校长说:“你们要去追求梦想。”……最后一次,文澜依然给予了我无限的感动与力量。一千个日夜,四百米跑道,一百分的试卷,可这三年是不能用任何数字衡量的,因为感人至深的回忆会永远伴随,因为宽广坚韧的心灵将向未来延伸。
今天放飞的气球将勇敢地飘向四方,当所有的祝愿与梦想都成真的一天,我们定将回望文澜——所有学子的心灵故乡。
初三(6)班 沈天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