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当鸡蛋从三层高楼坠下,如何才能使其安然无恙?昨天下午2:25,文澜中学初二年级举行了一场精彩纷呈、看点十足的“鸡蛋撞地球”大赛。
各具巧思,创意无限
“鸡蛋撞地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游戏、比赛活动,要求参赛者利用手工制作的装置使鸡蛋从一定高度落下而不破碎,同时要求装置重量轻,下落点距离目标点近。这样的比赛规则要求参赛者充分发扬创新精神,独辟蹊径;又要求参赛者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并充分考虑比赛的环境影响因素,才能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
在比赛现场,气氛是热烈而紧张的,参赛者刚一展示他们的作品,立即引发在场观众的一片惊呼、赞叹和议论。可以看到,尽管装置的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但是装置总体可以分为降落伞型和无降落伞型。两者各有优劣,降落伞型凭借轻质的降落伞缓缓落地,无降落伞型则依靠重重防护,化险为夷。比赛现场,如一场空中大戏拉开帷幕,看得观众眼花缭乱,纷纷为设计者的创意点赞。
“风波”涌起,惊叫连连
比赛之中,大部分参赛者的装置都坚固可行,鸡蛋基本可以保持不破。出人意料的是,比赛中的最大“鸡蛋杀手”居然是风,昨天风势不小。很多装置下落时,遭遇了风的袭击。一阵狂风呼啸而过,轻巧的装置便“乘风而去”,远远偏离了目标点,落入人群,引发一片惊叫,更有初二(4)班章铨同学的装置,在空中被风吹得“转体”,鸡蛋滑出,为比赛场地增添了一抹鲜亮的黄色。
此外,比赛中横幅被吹起,导致鸡蛋下落受阻,方向偏移也造成了部分选手的失利。因为这样的种种状况,“身负重甲”的鸡蛋占尽优势,它们很多都能直接命中目标,引发观众的一片赞叹。
本次比赛观众的热情高涨,同学们争相上前以求一睹比赛盛况,激动的同学、热情的工作人员把比赛场地围得水泄不通,更有家长、老师频频举起相机、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一刻。
初二(4)班 钱呈
挑战不可能
5月9日14:25,文澜中学教学楼和实验楼的连廊下聚满了人。
14:30,喧闹的人群开始催促:“‘鸡蛋撞地球’比赛开始了吗?”“快点儿扔!”“我已经等不及了呀!”楼下的人都在等待楼上的各式装置被扔下。每个装置里,都包裹着一枚生鸡蛋,光滑、棕红的外壳使生鸡蛋更显可爱。然而这些生鸡蛋将从10米多高空处落向地面。脆弱的蛋壳,坚硬的大地,看似不可能的一切在这个下午酝酿、发生,成为可能。
14:32,第一批装置准时被扔下。它们当中有的飘飘忽忽,有的直指地上的圆心。不幸的是,这六个装置并没有准确无误地砸中圆心。不过,在这个比赛中,也许鸡蛋不碎、装置轻巧才是更重要的评分标准。人群爆发出一阵失望,但仍未停止骚动。一位老师险些被砸中,心有余悸地躲开。
14:40,第四批装置被扔下。3号的鸡蛋跳出了装置,泻下一地蛋清;4号的纸杯竟直直地落在圆圈内,但纸杯里的光景却十分惨淡——鸡蛋早就碎了;6号的垃圾袋型降落伞被风径直吹到了大树上。选手们看着全部没有成绩的表格,简直欲哭无泪。“怎么这么不准啊?!”“我们班怎么什么成绩都没有呀!”这时,第五批的选手却春风得意、满脸笑容地下了楼:“装置没有掉出去,太棒了!”夏日的热风在选手们或失望,或欣喜的声音中越刮越大,即将登场选手的心也因这大风而揪了揪。毕竟,风越大,砸中圆心就越是不可能。
14:50,在第八批似乎要结束时,空中出现了一条长长的、神似卫生纸的纸带。它缓缓下落的过程中,楼下的人开始猜测:“他的鸡蛋绑在哪儿呢?”忽然间,一阵大风袭来,那纸条旋转着上升,在空中翻飞,宛若神龙在舞蹈,又似杂技演员手中的丝带,不断旋转,升腾。楼上的操控者连忙对裁判说:“不行,不行,风太大,我一会儿来。”由此可见,“鸡蛋撞地球”比赛还讲求一个“天时,地利,人和”。
14:55,这名选手作为压轴出场,卷土重来。这次,渐渐减弱的风助长了他的威风。他的纸带稳稳地竖直下降,人群也在此时才看清纸带下端绑着一枚通红的鸡蛋。本以为这是绝佳的机会,然而好巧不巧,风倏忽吹起,那鸡蛋愣是撞在了墙上。于是所有人都向这儿聚拢,仰头观望,甚至有人大呼:“你快扔下来呀!”僵持中,这名选手狠下心,撒了手,鸡蛋落入了人群的怀抱。
14:56,“鸡蛋撞地球”比赛顺利结束,同学们欢笑着离开比赛场地。在我看来,无论鸡蛋碎与不碎,装置轻与不轻,落地准与不准,至少,每一名参赛的选手都尝试了,也都尽力了。他们敢于挑战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坦然接受比赛的结果,就是这场比赛中最可贵的了。挑战不可能,是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需要的精神。
初二(4)班 余飞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