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人文大讲堂——文澜中学第九届社团文化艺术节系列报道
发布日期:2016-05-18 15:45:05  点击次数:1357 对本内容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网络中心
  5月16日下午3点20分,浙江大学航天学院博士郁发新教授莅临我校,为初一年级同学做以载人航天军事活动为主题的讲座,由此为我校第九届社团文化艺术节拉开帷幕。
  郁发新教授首先做了简短的自我介绍后,马上向全体学生们播放了一段视频,展示了他曾参加过的一次人造卫星发射。发射当时是在深夜,这个站在四百米安全区外所拍摄的视频不是很清晰,但发射时所喷射的火焰和急速上升的人造卫星,还是让在座的文澜学子受到了极大震撼。郁教授表示我国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更好地认识地球,并且探索外星生命。
  接着,他讲述了载人航天飞行技术的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研究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着陆场系统以及交会对接系统。等同学们对此有所了解后,郁教授马上开始他最激动人心的话题:关于曾去往过宇宙的那些航天员们的故事。他说,我国共有十位航天员曾涉足太空,包括两位女航天员——刘洋,王亚平。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飞行时飞上太空的杨利伟。郁教授十分敬佩地讲述起了这位航天先驱的种种事迹,他在太空飞行中经历的种种苦难以及他顽强的意志力。霎时,在座同学听得入迷,整个报告厅鸦雀无声。
  最后,郁教授介绍了我国其余几次的载人飞行。其中有三次都是在测试交会对接的方式,而最为同学们熟知的一次就是第五次的太空授课。郁教授的讲述声中,让航天科技仿佛与我们近在咫尺,于是大家雷鸣般的掌声在报告厅中回响着。
  4时16分,五十分钟的人文讲堂结束,全场再次迸发出热烈的掌声,代表着全体同学对教授的敬佩以及强烈的感激!
                       初一(2)班 黄晨曦

                  当群星闪耀时
                    ——听郁发新教授的讲座有感
  浩瀚无垠的宇宙光芒闪烁,由无数大大小小的星球所交织成的如同长练般的银河,更是炎黄子孙梦中的仙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飞上天空,瞧一瞧她的面容。
  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之下,中华儿女终于来到宇宙中。他们第一次知道,那宇宙的迷人芳香,正如那“太空玫瑰花”,她的美,令人无法释怀。但我们不能忘记,宏伟的宇宙飞船,是多少代人汗水的结晶,承载着多少人的希望。
  建造飞船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强调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一点细微的失误和差错就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令人印象最深的是降落伞。当返回舱高速下落时,打开的第一个降落伞不与舱体连接。因为阻力太大,这个降落伞会破裂,导致整个返回舱在空中翻滚。所以常常把这个降落伞抛去,实现安全减速。飞船的降落伞有足足一个足球场大,但为了保证它的牢固,工作人员一针一线地织。于是巨大的降落伞上赫然织出了一颗颗热烈的中国心。
  为了航天飞行的成功,首先,航天员需要坚持每天的艰苦训练。早晨七点,在初升的太阳照耀下,他们正绕着场地晨跑……其次,一个航天员还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当杨利伟登上飞船时,更是做好了为国家航天事业牺牲生命的准备。其三,航天员还需要过硬的身体素质。当飞船发射时,杨利伟在飞船中,内脏与外界发生强烈共振,换成别人早就吐出鲜血,而他安然无恙。可见,为了这一天,他付出了多少努力!
  无论是航天员还是工作人员,他们身上闪耀着如群星似的光辉。他们的爱国、爱民族的精神,为科学献身、严肃认真的品质推动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初一(10)班于梦涵





【返回主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