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即将来临,10月26日下午,初一年级全体同学带着纸笔认真地聆听了各科老师精心准备的考前学法指导讲座。
语文备课组长沈华老师从何为复习、复习对象、怎么复习几个方面,细致地给同学们介绍了语文学科在迎考之前应该做的准备工作。他强调学生应该在思考中进行复习,这样才会有所得,进而获得学习的快乐。要充分考虑到复习材料、语文知识点的分布及自身个体特点安排复习工作。数学备课组长张毅老师则用诸多实例给同学们讲了学习数学需要具备的三个方面的素质:质疑、理性、执着。他以几个日常数学题目为例子,生动地给大家展示了质疑的重要性,并强调,只要学会质疑就能把分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让我们得到更大的收获。在谈到思维的理性要求时,张老师着重分析了小学生的思维和初中生思维的差异,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会以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最后,他鼓励同学们要有执着的精神,只有付出才有改变,明确自己的目标,去行动,才能成功。英语备课组长朱蕾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小学和中学英语学科的区别,着重从听、说、读、写几大方面给大家介绍了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她说听力的提高不仅要听从老师的指导,做好课堂听力的练习,也要有技巧地进行测试听力练习,此外还需补充课外的配套练习,多管齐下,全面浸入。同时,更是鼓励同学们多进行课堂的模仿,提高“说”的能力。朱老师还给同学们展示了阅读理解在英语考试中的重要地位,并进行细致指点。最后,对于期中考试的复习,朱老师强调应当回归基础、梳理知识、查漏补缺,结合配套练习进行提高。科学备课组长冯秀蓉老师则举了两个例子,从学生对科学课的轻视心理谈起,提示同学们应该重视常规学习——带着问题研读课本、认真听课、进行自我督查;重视学习过程——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归纳;重视学科知识的应用——了解生活、回归生活、多看科普资料。
最后年级组长王亚权老师和副校长董立毅老师分别发言总结。王老师提醒同学们进行五方面的自我反省:生活是否适应了;学习节奏是否跟上了;科目数量、难度是否适应;学习方法、教学方法是否适应;原先的优势不存在了,你该如何应对。并且要求同学们注意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几个时间节点,进行学习状态的调整。董校长则着重针对同学们做的听讲笔记,语重心长地提醒:记录不是目的,不要形式化,应该把今天所听到的内容落到实践中,用行动去实现它。并激励同学们,在相同的公平的时间内要取得突出的成就,就应该讲究正确的方法,更加努力。
很多同学们带着满满的笔记离开会场时,颇有感触。相信这样的指导会给我们面临第一次初中大考的初一同学以及时有效的帮助。
语文备课组长沈华老师讲座
数学备课组长张毅老师讲座
外语备课组长朱蕾老师讲座
科学备课组长冯秀蓉老师讲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