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文澜中学迎来了中国青少年美育协会主席温泉先生和协会浙江分会的书画家们。我校任继长校长跟来宾们做亲切交谈,感谢他们对学生社团的大力支持。徐青青书记陪同客人们参观了校园环境和学生社团。温泉主席对学校美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深表赞赏。随后这批书画家们来到我校书画社团,为学生们进行现场零距离的创作展示,这让孩子们喜出望外,他们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又是观摩,又是提问,又是拍照,还与温泉主席交谈 ,受益匪浅。
两位书法家王海言、翁暨伟书写的作品“勇者不惧”、“天道酬勤”、“宁静致远”带给孩子们勉励与鼓舞,国画家潘飞志、陆雨声、鲍贵芬等人集体创作的作品《西湖之春》更是再现杭州西湖的秀美景色与历史文化底蕴。观摩活动结束后,书画社的学员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提笔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书画的魅力
今天的社团活动真令人惊喜,一批技艺不凡的书画家来为我们做书画现场展示。
看!那位叔叔正在完成一幅隶书作品,他写的是鲁迅所提出的“孺子牛”的经典话语,那苍劲的笔力是对鲁迅孺子牛精神的再好不过的诠释。写完整幅作品的过程不超过七分钟,构思好立刻落笔,毫不犹豫,那份大胆与敢于创新的精神正是我所缺乏的。他把传统我所认知的隶书绵长的感觉写得更为锋利、老练,连笔更多了,让人意犹未尽。
那张大桌子上的是一幅名为“西湖之春”的山水写意画,大约有一米宽,三米长,是由数名画家联合完成的,所以别具一格。画面的景象几乎是整个西湖的浓缩版,意境悠远,令人神往。
我又走向了一位头发花白,气质不凡的书法家旁,他带了不少篆刻作品,有同学向他讨教篆刻方面的知识,他谦虚地说自己还要不断研究,一部分是他自己刻的,另有一些是别人刻的。我对其中一块未经打磨便当印章刻的石头很感兴趣,它看上去挺粗糙的,但这位伯伯说这块不起眼的石材质地其实很好,打磨后会很精致。随后他又取出另外一块,与之前那一块感觉不一样,但价值却是相同的,我很诧异但又佩服他看石头的眼力。留心处真是处处有学问啊!
初一(4)班吴瑀
令人大开眼界的活动
今日的社团活动,我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大开眼界”。
让我“大开眼界”的第一件事是书法家写字。我看见那位老师写书法时。一笔一顿,每一笔都是遒劲、刚健、敦实、有力的,让人看上去不禁精神焕发。让我感触颇深的是作品的布局,每两个相邻的字之间间距相同,字的大小也统一,落款的小字也是排列整齐。令我惊讶的是这位老师在创作前既无字帖参考,又不分格,竟能写得如此完美无缺,定是平时勤加训练的缘故。啊,多多练习才是创作的基础,这个道理在我的脑海中愈加深刻了!
下一件令我“大开眼界”的事就是那幅大型国画《西湖之春》。大家常说绘画构图非常重要,我刚到画室,就看到了画在黑板上的《西湖之春》草稿——近景有保俶塔和各种花卉,中景是白堤六桥,西湖上的船只,远景有对岸的远山,构图很有魅力。令我惊叹的是画家用毛笔沾上水分较多的颜料,直接滴在画作上,自然地表现出繁花似景的盛景。另一位画家刚开始作画时,我根本看不出她在画什么,但经过二十分钟有条不絮的渲染、点缀,就把春花烂漫的景色表现的十分迷人。看来这位画家是早有“胸有成竹”啦!
最令我“大开眼界”的就是不一样的校长了。在这次活动中,任校长为了选一个好角度,竟然爬上了窗台为活动拍全景照片!这可真惊险。随后,校长向我们讲述了他当学生时拿了“青少年横渡钱塘江”比赛第一名的事,顿时一片“哇”声,粉丝遍布全场。
在这次令人大开眼界的活动中,我不仅感受到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博大精深,还看到了不一样的人和事,真是不亦乐乎!
初一(7)班吴思齐
揣摩心得
时至今日,我已经学了将近七年的书法了。我热爱书法这门艺术,我会为自己创作出的佳作而感到自豪与满足,所以今天书画家们在创作时,我至少有一个多小时环绕在写书法的王海言老师身边,观摩他写字的动作与气势,同时向王老师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在他的逐一解答中,我悟出了许多门道。
说实话,我的字一直有种“阴柔之气”,直白点说,就是字写的太“扭捏”。而我现场观摩活动中的感觉是:王老师的字,每一个都是一气呵成,在写前就构思好笔法,落笔要果断不后悔。有些笔画虽断,却气势如贯长虹,直穿天际,一路势如破竹——这才是“刚”。途中,王老师还告诉我,哪怕你写一个字还没有写完时,笔突然干或笔尖突然乱了,你也不能停,应将气势延续下去,否则会出现“断层”,那么所写的字就缺乏美感了。
活动结束之后,我深深地品味了一下这番话,再与自己平时书法练习心得相比较,得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书法,过刚则易折,过柔则易弯,字应该阴阳调和,刚柔兼备。
初一(7)班 钟 帅
墨韵之美
下课铃声一响,我就迫不及待地奔向书画教室,没想到画室里已有同学捷足先登。
我来的时候,书画家们已经开始创作了。巨大的宣纸边挤满了人,一位满头银卷发,和蔼可亲,被众人称之为“老师”的大师手提一只大毛笔,在墨汁盘里反复浸润,干瘪的毛笔瞬间有了一种灵气。紧接着,他挥舞起那只大笔,如行云流水,你来不及反应思考笔法中的奥妙,那雪白的宣纸上已经留有了一个大大的“勇”字。只见他神色平静,继续从容运笔。写出的字却时而紧密,时而松散,笔法精到,粗狂豪放之气油然而生,不一会儿“勇者不惧”四个大字便跃然纸上,我心里暗暗叫好。
接着,我又看了旁桌众多艺术家联手创作的写意国画。他们一个个全神贯注,时而匍匐伏于画,精勾细描;时而挥笔挥洒,落墨点点。他们将自己的心融于画卷,汇入笔锋,画面相继出现了耸立的保俶塔,妖娆的花丛,秀丽的河堤,静静的小船,飘渺的青山,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景尽呈眼前。我在想:是西湖的美景让画家陶醉了呢 ?还是我陶醉在了画家笔下的西湖美景中?
初一(10)班 方 正
一堂难忘的社团课
今天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在社团课上,我们书画社有幸接待了来自艺术行业的书画老师们。
由于是晚到了,我蹑手蹑脚的从后门溜进,刚一进门,就听到了不少同学在赞叹:“看!那笔锋!”“瞧!这种起笔方式!”我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马上靠近正在宣纸上挥毫的一位书法家,只见他落笔刚劲有力,“拐、转、收”的动作一气呵成;墨色也不简单,这一笔是焦黑,下一笔就是飞白。见他写字仿佛也是在电光火石之间,看他落好印章时,我们才从恍惚中清醒过来。想不到观察书法家写字,也是一种美的体验过程。
“哇!”我又被身后的声音所吸引。马上凑身过去,发现又有几位画家在联手画国画,画的是西子湖畔雷峰塔新春之景:只见画面姹紫嫣红,细看那是牡丹花,内深外淡,浅浅的红色被水晕开,浓厚的红色精炼内敛,构成了它的国色天香。那小花更是别具一格,有兰草,有迎春花,还有诸如此类不可道上名来的小野花,仿佛是天女下凡时所身披的凤霞!再向左一望,瞧见的就更有特色了,只见一些奇山异石堆在那里,石头的墨色巧妙多变,再衬以松树在旁呼应,深沉厚重。我在暗叹这画美妙绝伦的同时也不地由衷佩服书画家们的高超技艺,必然是练习了千万次才有下笔如有神的效果。
初二(9)班郑子悦
猜猜看,写得是什么?
勇者不惧
学生观摩书法创作
学生观摩绘画创作
画家笔下的保俶塔
艺术家们联手创作《西湖之春》
这里的粉丝真不少!
同学,你认识这枚章上的文字吗?
机不可失,向校长讨教摄影技巧.
社员现场采访青少年美育协会温泉主席
校领导与全体画家、来宾合影
我校徐青青书记与中国青少年美育协会浙江分会书画家合影留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