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家人
出访土耳其前,我在憧憬住家生活的同时,也感到一丝担忧。我担心自己在那样一个语言、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都不同的环境里很难独自过完这漫长的一周。可是到达土耳其后,我的疑虑彻底消失了,这都是因为拜尔芬学校的欢迎会。
那天欢迎会上,我见到我的住家。她这是一个拥有一头及腰金发的漂亮女孩,表面文静,其实十分热情。她主动与我打招呼,与我拥抱,向我介绍她的家庭。她比我小两岁,却像一个比我年长的姐姐一般照顾我,让我在这个新环境里不觉孤单寂寞。仪式结束后,我们坐上住家爸爸的车。一路上,住家爸爸用不太流利的英文,与我聊天,向我介绍他们美丽的祖国。住家妈妈也早早在家做好丰盛的早餐。一跨进家门,我就受到盛情款待。才相识不久,我发现自己已经融入了他们的家庭。
很快,我已全然忘记我是一个外来的人。每天早晨,我和住家女孩一起坐校车上学;放学回家后,我们一起享用住家妈妈做的土耳其大餐。我们还一起坐在沙发上看“土耳其好声音”,在假日里一起参观著名景点。新年的前一天晚上,我参与了他们的迎新活动,体会到西方过传统节日的快乐,我们还互相赠送新年礼物。在看到他们家人拆开礼物发出惊喜的叫声后,我的脸上流露出激动欣慰的表情。我从未在异国他乡有过如此有意义的迎新活动,在这个新家庭,我体会到了无限的快乐。
每天晚上,住家妈妈为我做的点心总成了我最期待的东西。一份土耳其的传统特色甜品,配上一杯温热的巧克力牛奶,常常能甜进我的心里去。有时,即使是简单的一盘水果,住家妈妈也会摆出漂亮的造型。那美味的点心,至今仍让我回味无穷。她会在睡前帮我整理好床铺,对我说晚安,会在第二天早上我离开后重新整理好房间,会在每天回到家后问我今天过得怎么样,演出是否成功,会让站在客厅里眺望窗外景色的我坐到沙发上休息。有几天在学校演出,要很晚才能回家,而住家爸爸却毫无怨言,总是放下工作,在学校等到我演出结束,把我平安地送回家。虽是相识几天的住家爸爸妈妈,却像我自己的父母一样。在异国他乡,是他们为我送来无限的温暖。
本以为这会是一段漫长的时光,谁知时间过得飞快。离开那天的凌晨三点,住家妈妈照样用“早安”叫我起床,照样在桌上放好简单的早餐,照样把我的鞋子摆放在门前。最后一次默默享受住家妈妈的贴心照顾,我想说谢谢,却又有些哽咽。住家女孩和弟弟还没有起床,却已在前一天晚上就和我拥抱道别。我们相约,要常发邮件联系,她也会来中国,我也要带她玩中国游戏,吃中国大餐,赏中国风景。住家爸爸送我坐上车,临别前,他对我说:“你要记住,你是我们的女儿。”那一刻,我终于忍不住了,任凭眼里的热泪沿着脸颊簌簌流下。
我不会忘记这份跨国的友情和亲情,更不会忘记这美好的约定,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愿中国与土耳其之间的深情厚谊,也因我们两校的互相交流而永存!
初二(7)班 许嘉艺
月亮代表我的心
夜晚,时差还没倒过来的我从梦中迷迷糊糊地醒来。窗外,月亮从左边东方的天空中慢慢升起,爬上高高的楼顶,银灰色的光芒从窗口洒进,我凝望着这轮弯月,和月亮缺口旁最亮的那一颗星星。它们好像带着我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这有弯月和星星的国家中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
第一天,当我们来到拜尔芬学校时,是你们的掌声让我们一下子感受到土耳其人的好客;分配住家时,我们一见面的那个拥抱让我的陌生一下子被你炽热的心所融化。金褐色的头发,白色的脸庞,幽蓝的眼睛和那始终微笑着的嘴唇,一下子让我有了和你交流的勇气。你带我去参观巧克力工厂,看巧克力浆瀑布、巧克力搭建的小木屋、巧克力制作的雕塑、巧克力蛋糕制作的球衣,这些今天都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晚上,你又带我去了一个大商场,那里各种奇异的商品琳琅满目,夺人眼球。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你给我展示的土耳其游戏,在新年即将到来的夜晚,你邀请我到你的朋友家去共度新年,我们随着自己运气的好坏一会儿尖叫,一会儿抱怨,脸上一会儿洋溢着笑容,一会儿愁眉不展,随着新年的脚步一步步的来临,我们用各自的语言开始倒计时,当数到“零”时,我们从位子上蹦了起来,手搭在别人的肩上,欢呼着。这时,一盘巧克力端上来,一丝丝香甜的味道从舌头的一个点开始蔓延开来,流入了我同样甜蜜的心间。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一转眼,到了我要离开你的那一天。晚上演出回到家,时间已是十一点半。我想你肯定睡了,谁知打开门,走进客厅,便看见你虽然昏昏欲睡,但仍旧一手托着头,看着电视,等着我的到来。我洗完澡,理完行李,已是深夜了。你因为明天有事,不能送我,提前向我告别。我躺在床上,回想这几天你陪着我的经历,眼角不自觉地掉下几滴无声的泪珠,泪滴在昏暗的灯光中,闪现出我们在一起时的剪影。第二天清晨,我离开了你的家,踏上去别的城市的旅途,虽然伊兹密尔有古老的宫殿遗址,棉花堡有雪白的山石,安塔利亚有美丽的海景,卡巴多西亚有神奇的蘑菇石,但那里无论如何美好,也都比不过和你在一起的五朝五夕。
现在,我已经回国,之前的所有日子都成了美好的回忆。不知为何,我常常站在窗前对着一轮明月痴想。天渐渐红了,像一块绸带,星星越来越少,只剩下了月亮和缺口旁边的那颗星星。那是土耳其作为国家的象征,那更是一段梦一般的经历的象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朋友,请看看月亮,请这一轮皎洁的明月表达我诚挚的感谢。
初二(8)班 夏若禹
LANA,我难忘的土耳其住家小朋友
出访土耳其前,我最担心的是6天的住家生活。住家小朋友和我能谈得拢吗?我在她家的饮食起居会习惯吗?我和她的家人能和谐相处吗……带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担忧,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坐上了飞往伊斯坦布尔的飞机。终于,我和同学们到达了拜尔芬学校。
一到学校,老师就把我们带往大礼堂。只见礼堂里装扮一新,墙上挂着中土两国的大幅国旗以及文澜与贝尔芬中学的鲜艳校徽,处处充满着欢迎的热烈气氛。住家小朋友LANA已经在等我了,她个子高高的,皮肤白净,长得非常漂亮。她和她妈妈在台上热情拥抱我,欢迎我,像老朋友一样亲切自然。终于,我一路上悬着的心落地了。
稍作休息和整理后,LANA和妈妈爸爸就带我去游览伊斯坦布尔最著名的历史古迹——圣索菲亚大教堂和蓝色清真寺。LANA的爸爸为了让我更好地了解和参观这两个古迹,特意在入口处给我买了一本中文版旅游书。他一边耐心给我讲解历史故事和建筑特色,一边让我对照中文书籍阅读,使我充分体会到这两处古迹的重要历史地位和辉煌的建筑成就。它们真不愧为拜占庭帝国时期“上帝在人间的居所”的称号。
不知不觉中,一个下午过去了,LANA全家又带着我去中餐馆用晚餐,我吃着可口的家乡菜,脑子里回味着刚才所参观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感到无比愉快温馨,原先那种陌生拘谨早已远离。晚上回到住家,LANA的妈妈又忙着照顾我早点睡觉,明天好按时起床上学。不到一天,我已爱上他们这个温暖友好的新家。
第二天、第三天,我都形影不离地跟着LANA或在贝尔芬参加社团活动,或在音乐厅排练、演出,或在家中遛狗跑步。我俩已无话不谈。我知道她是英裔土耳其人,全家都保持着英格兰人的生活起居习惯,外表矜持有教养,内心真诚而友善。
转眼,2014年12月31日跨年夜到来。
那天下午放学后,LANA帮我梳妆打扮。我们来到酒店,和六七户家庭以及拜尔芬学校的校长欢聚一堂,共度跨年夜。只见土耳其家庭老中幼三代都盛装出席,人们不停地握手,拥抱和问候,真是热闹非凡。大家分三大桌就坐:爷爷奶奶辈一长桌,爸爸妈妈辈一长桌,孩子们一长桌,大家把酒言欢。土耳其女孩子特别热情奔放,一听到音乐就会翩翩起舞。大家边吃边聊,边唱边跳。12点的钟声即将敲响,LANA帮我们带上事先准备好的狂欢面具、礼帽和彩带,带领孩子们手拉手围着长桌跳起了集体舞。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们则在中央跳起了交谊舞,拜尔芬学校的校长拉响了礼炮,将欢乐的气氛推向高潮,“新年快乐”的喊声响彻大厅。LANA又带领我们唱卡拉OK,一直玩到凌晨2点才尽兴而归。这次土耳其大家庭的聚会,让我深深感受到土耳其人民尊老爱幼的优良习俗、土耳其家庭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LANA全家对我这个远方客人的盛情款待。
元旦晚上,LANA和她的妈妈又招集了几个拜尔芬学校的女同学,特意为我在一家意大利餐厅举行一次小型聚会。我们几个女同学品尝着美味的意大利佳肴,拍照、唱歌、做游戏,讲悄悄话,快乐得忘了回家的时间,我更是忘了自己身处异乡,完全沉醉在女生可贵的友谊中……
分别的时光终于到来,我抛弃了东方人的羞怯和内敛,主动和LANA及其家人贴面、拥抱,衷心感谢她们全家对我的热情接纳和细致照顾,带着LANA送的礼物依依不舍地离开伊斯坦布尔。
我在出访日记中写道:“又一次遇见地中海,上次是在它北面,现在在它东面。它依然如此湛蓝、宁静,诉说着古罗马的兴亡。”地球很小,世界很美。相信我和LANA一定会再次相见,中土两国友谊一定会长存,文澜和拜尔芬必将成为世界一流学校。
LANA,我难忘的土耳其住家小朋友,我在美丽的杭州等着你!
初三(4)班 陆舒涵
土耳其进行曲
2014年12月27日下午4:00,怀揣着按捺不住的兴奋劲,我们学校的同学们踏上出访土耳其的征程。整整15个小时的航程,我们经历了疲劳与饥饿的考验。尽管如此,但是它并没有浇灭我们储存在心底的那份热情和期盼。
28日清晨,我们终于到达土耳其这个神秘的国度,来到伊斯坦布尔这座繁华的城市。这里会有什么样的考验等着我们呢?我们不得而知,心中不免多了一份忐忑。
正是带着这样的心态,在热闹非凡的见面会上,我与我在土耳其的住家——Elif一家初识,我将与他们共度四天的时间。第一次见Elif,我觉得她有些大大咧咧,过于活泼,但四天的相处后,我的这种印象被完全颠覆。她乖巧,懂事,孝顺,勤奋,这些美好的品质完全凝聚在她身上。
接下来的日子,让我难忘的是我和她的全家在土耳其度过元旦。元旦那天晚上,天气有些寒冷,冷风肆虐下的伊斯坦布尔却依然洋溢着浓厚的新年气氛。全城灯火通明,大街小巷间,绚丽夺目的霓虹灯,热闹欢乐的元旦露天派对,随处可闻的元旦之歌……Elif家里来了很多客人,大家共进晚餐,谈笑风生。
饭后的闲暇时光,一场小型家庭谈话开始了。一开始,他们说我是这次新年谈话的主角,我听了不免有些惊讶,然后紧张不安的心情随之而来。住家新妈妈为我搬来凳子,摆放在客厅最前面熠熠闪烁的圣诞树边,她为我稍稍加油打气了之后,示意我坐下。这绝对是我人生中最紧张的一次演讲。身处异国他乡的我,面对眼前刚认识不久连交流都有些困难的外国朋友们,心中准备好的措词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任凭我怎么回忆都无法还原。手心不免微微冒汗,喉咙好像也被卡住,发不出声,我感觉时间在这一时刻似乎停滞不前。真的,这样的场合,对不太善于言辞的我来说有些难度。“Hey,julia!Just the way you are!”我听到新爸爸用他沉稳的声音叫出我的名字。我听后不禁红了脸,不料恰恰爱是这句话给了我一份意想不到的鼓励。于是,我清清嗓子,试着抛开原本的一切担心和畏惧,抬起头,看见大家扬起的嘴角和鼓励的目光,我变得真正坦然了,开始介绍我的家庭、我的学校和我的梦想。我想说是他们教会我拥有一份挑战自我的决心,一份突破自我的信念。这四天里,热情好客的住家送了我许多礼物,但我觉得元旦那天晚上的经历却是我在土耳其收到的一份最值得珍藏的宝物。2015年1月 4日凌晨3点,住家一家人一起为我送行。我整理好回忆,拉着行李箱依依不舍地走出我的房间,走出这个我安居了五天的小区,走出这个让我受益而又难以忘怀的地方。我会一直记得的,在欧洲的东部,我有一个新家。
初二(10)班 朱韵文
快乐的土耳其之行
第一次到外国学校去交流访问,第一次寄宿在陌生的外国同学家里,也是第一次在国内上课期间出来游学12天。因此,一开始,我就对这趟旅行充满期待。
初到土耳其,我便怀着满满的好奇与兴奋,想尽快融入这有富有地中海迷人风光的国度,想领略这个有着东西方文化精髓的国家的风采。
这次访问的是拜尔芬学校,是土耳其最好的学校。这所学校和我校已有好几次互访。学校虽小,但很精致:一座雕塑,一面墙壁,一个过道,处处彰显着文化的底蕴。那里的老师和同学为我们准备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每位同学和自己寄宿的家庭见面,拥抱、合照。轮到我时,上台来的是寄宿家庭胖胖的女主人,一见面就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在她的拥抱里,我的那颗局促不安的、还带有一丝陌生紧张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下来,只觉得舒服、温暖。
就这样,我成为这个土耳其家庭中的一员。白天,我在拜尔芬学校排练、参观,夜晚回到这个新家,吃上一份热腾腾的土耳其特色晚餐。一早醒来,我就能听到寄宿家庭成员简单而温暖的问候。在一个陌生的国度,我寄宿在一个陌生的家庭里,又不能用语言流畅地沟通,但是我丝毫也没有感到孤单。女主人和蔼的问候,同学热情的介绍,小男孩稚嫩的呼唤,还有他们外公外婆友善的笑脸,都给一种新家的温暖。他们帮我放好鞋子,他们不停地给我夹菜,他们不厌其烦地教我说土耳其语,他们把床让出来给我睡,而自己却打地铺……这些细节让我时时刻刻感到他们的友善和发自内心的热情。他们家生活并不富裕,却其乐融融,充满温馨。回想起来,我所学的那点蹩脚的英语,竟能让我融入了那个温暖的环境,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可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要是我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还会说土耳其语,那么交流起来一定能更畅快,心儿也能贴得更近。所以,这次简单的出访,竟将两个相距几千公里的家庭紧紧联系到一起。这么小小的一个家,在短短的几天里,让我心生留恋,给我的印象远超过之后几天的游玩。虽然我们语言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但土耳其人的友善、热情和真诚,真的感染了我,感动了我。
之后几天的行程中,我们去了棉花堡,在洁白似雪的石灰石上留下我们的足迹;去了以弗所古城,感受古城遗留下来的古老与历史的气息;去了鸽子谷,体会洞穴中蕴含的不同文明……
走出国门短短的12天,让我感受到异域迷人的风光和几千年文明古国灿烂的不同文化,也收获到来自异域的友谊。这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正含义吧。
初二(3)班 潘思宸
梦,我们与土耳其的故事
很久以前,我曾做过一个梦,它很长很长,以至于梦后太久,我不再记得梦中的点点滴滴。但,唯一还记着的便是那一轮皓月,那颗白星的旗帜和旗帜下大家的笑声和泪水,还有那种难以言表的情感。
机场中,一群学生和几位老师正在快速步行着,其中当然也包括我。所有的学生都穿着同一款式的服装,隐隐可以看见衣服上的校徽。不知不觉,我们到登机口,看见一架精致流线型的波音飞机。我忽的想起,似乎我的梦便是从这里开始的……
静静地,我手表的时针转了一圈,然后我看见了那个金色头发、蓝色眼睛、却比我矮两个头的小朋友,或许该叫兄弟。在那段日子里,我和他一起做过作业,一起看过电影,一起开过卡丁车,一起熬夜。似乎我们一直在一起,没有分开过。现在,我还记得那张帅气带着些调皮的笑脸,那个勇敢抢球的矫健身影,和那英语表达不出来时的懊恼神情。那一幕幕透着温馨的画面,在我眼前不断浮现,可转眼间,甚至于我觉得梦的高潮还没来临的时候,我们却要面临离别。离别时,我们什么也没说,只是紧紧盯着对方的脸,似乎要把那张脸刻进自己的心里,这只为了当我们之间相隔古人数千年都难以跨越的距离之时,我们仍能在心里一起喊我们是兄弟!
是啊,我的兄弟,我的伙伴,我想起我和同学们一起踏上古罗马的残垣断壁,幻想古罗马当时的辉煌;我想起我们一起光着脚,在如棉花一样的棉花堡上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更想起了我们一起在车上,学校里,飞机场中无处不在的欢笑声。泪水不经意间在我眼前掠过,我却没能如往常一样的忍住。我们从没有像这样自然快乐地交流过,从未像这样亲密无间地相处过。
我又想起一个个身影,他们或是给我欢乐,或是喜欢沉默,或是认真严肃,或是调皮可爱。但是,他们的脸上却是永远保持着笑容。还记得当我们一起敲响土耳其新年的钟声的时候,虽然有点困,但是我们都跳起了舞。也许当时的动作很僵硬,跳得并不好,但那份快乐和对新年的祝福却带着你们每个人心中的愿望,飘向天空,期待实现。
这些如梦般美好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我唯一记得的是那架在一片白云朦胧之中的波音飞机和空中隐隐闪烁着光辉的泪水。于是,在梦中我流泪了,而当我醒来时,晶莹的泪珠忽然间出现在眼角,闪动着。
我暂时失去了那个梦,但会一直珍藏那份真挚的情感和无比真实的回忆。
初二(9)班 岑逸辉
伊斯之歌
我看看表,发现时间还早,而窗外的伊斯圣歌却已响起了。那个时高时低的高亢男声,带着伊斯兰的气息,带着伊斯坦布尔的味道,唤醒这片沉睡的土地。
几天来,这个有暖气的小房间成了我的小窝,这户陌生的土耳其人家成了我的住家。我还依稀记得我期待已久的等候后找到我的小伙伴和那个深深的拥抱的情景,他们用土耳其人的方式迎接我的到来,这就是热情开放的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的热情开放是毋庸置疑的。出门前,妈妈还千叮咛万嘱咐,到了外国人家里,宗教不和,要小心谨慎,比如拖鞋要放在哪里,不能提及猪肉,不能打扰他们祷告,不能提到宗教……可到了土耳其,到了伊斯坦布尔,到了住家,我才发现根本不需要担心这些。他们分给我一个人的房间,教我喝土耳其奶茶,教我把蜂蜜与面包混合,教我玩土耳其的游戏……开放的土耳其人根本不受伊斯兰教的约束,他们热情地对待所有异国友人,这就是与我想象截然不同的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是高情商的,他们的关心无所不至,大到安全健康,小到衣食住行,为你引路开门。第一天,我与我的小住家拍了不少照片。于是,我住家的妈妈就在暗地里,偷偷地把其中一张照片拿走,将它做成一个杯子。到了新年元旦的晚上,她把它当礼物送给我,照片上的我与小住家肩并肩,阳光照在我们脸上,笑得那样灿烂。当时,我真是惊讶无比,只能不停地鞠躬道谢。这就是细心周到的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也是有情趣的。他们可以喝一杯咖啡,对着一片大海,看着远方的几只海鸥和一座大桥,度过一个周末;也可以拿一把吉他,坐在沙发上,打发一个午后。拜尔芬的音乐会上,由长笛、吉他、小提琴、合唱团组成的演出团的演出,更是令人陶醉其中。法语课、桌球课、游泳课……各种丰富的课程更是展现出土耳其学生生活的多姿多彩。这就是富有情趣的土耳其人。
在土耳其,六点已不是清醒的时间,筷子也已不再是家常便饭。我的这次土耳其之行,已不是期待,取而代之的是六小时的时差,是亲切喜人的伊斯坦布尔。
放眼望去,在鳞次栉比的大厦中间,第一抹日光投入人们的怀抱,那朝拜圣歌的最后一丝余音消散在日光的红染中,土耳其的大地是那么陌生却又那么亲切,这就是土耳其,这就是伊斯坦布尔,这就是土耳其人,就好比一个个音符,谱写成伊斯之歌。
“Good morning Chen. The school bus is coming. Come on.”
“Sure, I’ll.”
初二(2)班 陈泊汐
土耳其出访感想
刚刚从土耳其回来,回到熟悉的教室,有时我不免想起在土耳其的那些美好回忆。在土耳其住家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我都很珍惜。那些日子里,我和住家交流了东西方文化、东西方的不同处以及学校间的互通。总之,我学会了很多。
其中,让我最留恋最深的还是土耳其的名胜古迹,库萨达斯的以弗所古城,美丽的棉花堡,壮观的阿斯潘多斯剧场,以及千姿百态的仙女峰。
在美丽的棉花堡,一眼望去,一片白色,几座像云一样连绵起伏的山脉之间还有冒着热气的温泉。我们赤脚走在温暖的软绵绵的地上,不时会有几个因天然地形形成的小水坑。我们把脚泡在温暖的水里,旁边是烟雾笼罩,感觉自己置身于仙境之中。再往前走一点,我们看到一个大温泉,旁边的山是象牙白色的,而这水是碧绿色的。水底下还有一些没完全沉淀的沉积岩,所以水里还透着一些白色。再往下走,地马上就换了“口风”,变得冰冷冰冷,人们在此待上几秒钟都觉得要被冻坏了。四周也没了烟雾,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四周无穷无尽的山脉。它们并不都是一种白色,还带一点蓝色,带一点红色,带一点褐色,还有的是深深浅浅的斑纹。过了好久,我们才走回原地,离开这仙境一般的棉花堡。
千姿百态的仙女峰的每座山峰都各不相同,唯有一处比较类似,就是在山峰顶上总有一块黑褐色的“帽子”,比起下面的山座要大好多。还有一个个很陡的斜坡,我们冲上去,又滑下来,连校长都站到一个山洞里为我们拍照。那一刻,仙女峰上洒满了我们的欢乐。
这次去土耳其,我的收获很大:既与土耳其的住家交了朋友,又向土耳其的人们展示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欣赏了土耳其的名胜古迹,又品尝了土耳其当地的美味小吃;既与他们交流了东西方的文化的共通点,又了解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之处。土耳其之行留给我们太多美好的回忆,值得我们珍惜,回忆,铭记。
初二(6)班 邵思雨
情系土耳其
在土耳其住家生活的日子里,最令我难忘的是土耳其人的热情好客。
刚到住家小女孩艾米丽家,她妈妈便为我递上一杯红茶。茶色是秋日果实成熟时的深红,却又犹如宝石般透彻无暇,恰如她们的心清如水,热情大方,而这小小的茶杯却有大大的讲究,线条柔软,恰似粼粼微波,却不失刚硬。我端起茶杯,抿一小口,没有红茶苦涩,却有淡淡芳香,不经意间便感受到土耳其的红茶文化。一杯红茶后,我恢复了自己的活力,觉得神清气爽。艾米丽的小妹妹为我挂上一串木质珠子项链,她红着小脸,嘴角泛起一丝甜甜的微笑,带着不很地道的英语发音对我说。这串项链是她为了我的到来,亲手编制的。项链虽小,珠子朴素,看似不起眼,却深深包含着她待人的热忱。
土耳其人是热情好客的,是热忱大方的。同时,他们也是善于厨艺,心灵手巧的。
元旦前夕,为了准备迎新晚宴,艾米丽的妈妈一大早便在厨房忙开了。推开厨房的移门,便有一阵浓烈的肉香菜香扑鼻而来。我满心欢喜地坐在餐桌前期待着2014年的最后一次晚宴,巧手妈妈端上了一只烤的通红的火鸡,剥开火鸡的肚子,里面塞满米饭与蜜钱。这样的传统美食别具一格,颇有特色。丰盛的晚宴后,艾米丽的亲人们请我加入她们的迎新PARTY。艾米丽的奶奶为我们献上一曲动听的传统歌谣。在传统土耳其优美音乐的韵律中,我们载歌载舞,欢庆新年到来。
土耳其人的热情,像这蜂蜜一般,甜在嘴里,暖在心头。它为我多彩的异国之行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初一(9)班 李羽婷
土耳其之旅
伴随新年的到来,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土耳其。经过十多个小时的漫长等待,我们终于到达.
一、学校篇
由于我们是第一天到达土耳其,我们对一切都是新奇的。
驱车一小时,我们到达拜尔芬学校,我们的友好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我们进行演出,并体验了他们的社团课堂:水上画画、填涂“服装”、玻璃艺术、制作土耳其传统小吃……
水上画画,趣味多多。先是由老师给我们进行示范。她拿出颜料瓶,取出几滴,滴在水上,那几滴颜料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不断地扩散开来。接着,她拿起搅拌棒,对颜料进行有序的搅拌。于是,那些不同色的颜料在老师手下很快变成一朵朵惟妙惟肖的花朵儿。随后,老师取出一滴绿色颜料,滴入水中,并迅速滴入一滴白色颜料,盖在绿颜料上面。她小心翼翼地捏着搅拌棒,由内向外拉起了花。才这么一会儿,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赫然长在水面上。接下来,老师拿出一张白纸,进行拓印。最后,一张栩栩如生的画作完成。我们看得目瞪口呆,不约而同地鼓掌。
接下来是同学们的体验时间:男生画的细胞图引得我们捧腹大笑,女生画的花团锦簇让我们赞叹不已。我们还体验了为土耳其传统服饰上色,制作并品尝土耳其传统食物、玻璃艺术,制作恶魔眼等等。这些体验都让我回味无穷。
二、住家篇
对于这次出访,我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是和住家在一起的那些日子。我的住家和我年龄相仿,金色的头发,银色的眼睛,她还有一个古灵精怪的妹妹。
第一天,因为彼此不熟悉,我显得很羞涩,但是住家和她的家庭表现出来的热情好客和无微不至,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也变得积极起来。在这个星期里,我们结下深厚的友谊。我们一起参观博物馆,一起游玩游乐场,一起外出购物,一起吃饭、玩耍……每天,我们几乎形影不离。不过,愉快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的,一星期的时间很快就到。我们互换礼物,留作纪念,让这段美好的时光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
三、旅游篇
最后三天,我们参观了规模宏大的历史古城——以弗所古城;美如仙境的棉花堡,让我们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雄伟壮观的鸽子谷,令人心动…………
我愿留在土耳其,这个不管是人还是风景,都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初一(6)班 周赵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