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百戏之祖”昆剧走进文澜校园
发布日期:2014-03-20 19:03:49  点击次数:1507 对本内容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网络中心
  3月19日下午,我校师生迎来了享誉国内外的浙江省昆剧团,艺术家们用笛子、古筝、二胡等乐器为大家带来了《十五贯》、《牡丹亭》等经典昆曲剧目,让全体师生享受了一场中国传统戏曲的视听盛宴。
  昆曲是什么?昆曲和其他戏曲样式有什么不同?且听程伟兵副团长娓娓道来,昆剧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其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昆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洲韵”。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剧讲求细节,如《浣纱记》中伍子胥的黑眉白髯高脚靴,都能传神地传递人物的精髓。随后程团长亲自上阵,手中简简单单的一把折扇,把大小花脸、小生、轿夫、小姐等不同人物形象演绎地活灵活现,使全场氛围一度推向高潮。艺术家们带着自己的拿手绝活,报告厅内不时地响起名曲《浣纱记.送子》、《二泉映月》、《牧民新歌》等旋律,时而悲伤叹绝,时而凄婉悠扬,时而欢快活泼,同学们沉醉在艺术的殿堂中,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故事发生的时代,和主人公们共同经历悲喜,感叹人生。
  时间在艺术的洗礼下悄然滑过,一曲《牡丹亭.游园惊梦》为本次演出划上了完美的句号,相信昆曲艺术,我们民族的瑰宝,在同学们心中不再是那咿咿呀呀就可唱个半天的“奶奶辈”艺术,艺术家们走进校园,让昆曲这项古典艺术在年轻人心中焕发光彩,让传统文化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

                              新闻通讯社 鲁智元 汤惟依





【返回主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