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0日至10月11日,文澜中学访问北欧四国修学旅行团9位学生2位老师,在薛莹副校长带领下,前往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对当地三所学校进行了访问。
修学旅行团分别去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Sandbergska Skolan学校、丹麦首都赫尔辛基Munkekaerskolen学校和Solrod Gymnasiom学校。三所学校都做了认真的准备,热情接待来自中国的师生。师生们参与了当地学校的各种活动,走进他们的课堂,学生入住瑞典学生家庭,体验当地人生活。文澜中学的学生也向外国学生介绍了中国,介绍了杭州,介绍了中国学生的学习、生活,并向他们展示了自己的才艺。同时修学旅行团也游玩了另两个城市,体验了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和挪威首都奥斯陆的别样风情。
北欧足迹
伴着十月浓浓的秋意,我随校出访北欧,游历了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四个国家,受到了瑞典、丹麦三所友好学校的盛情接待。
北欧国家的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经济水平则最高,生活非常富足,福利保障极度完善,丹麦、瑞典等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均居世界前列。由于当地物质生活的富足,地方景致和古迹得到较好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人均文化涵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一路上对北欧各国景点的参观、拜访,对西域风情的体验我记忆犹新。芬兰首都的赫尔辛基大教堂庄严雄伟,西贝流士公园里洋溢着久违的艺术情怀;瑞典斯德哥尔摩恰如其分的展现着其独特的历史渊源,皇宫、老城、举行诺贝尔和平奖颁奖晚宴的市政厅、北欧最大的沉船博物馆——瓦萨战舰博物馆,无不积淀着深厚而隽永的文化,无不满溢着瑞典人民对家国的无限爱恋、对先祖的无比崇敬;漫步挪威首都奥斯陆维尔兰人体雕塑主题公园,在行走和行摄不知不觉加深了对生命的感悟;在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雕塑旁,安徒生铜像下,唤起了儿时的梦幻,哈姆雷特城堡里,回响起悲壮的呐喊。
十二天的行程里,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在瑞典Pusiness友好学校中的学习交流了。10月2日早上10点,我们如期抵达瑞典斯德哥尔摩交流学校,在略带寒意的清风下、明媚灿烂的光束里、干净清新的空气中,开始了一天的交流。初步了解学校的概要情况后,我有些许体会: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社会需求造成了不同的教育体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不同的学习方式。瑞典的课堂,学生自由、活跃,老师友好、随和。一堂课,老师主动传授知识的时间不到全程的三分之一,留给学生们更多的是自由思考、自主练习、合作讨论。而且课程的多样化也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中文课上,同学们可以吃中国传统美食;自然课上,学生由自然老师带领,一同爬山涉水,走近真正的乡野,探寻脚下踩的土地在自然历史上的记忆,在湖水边寻找生物,和自然老师一起学习、了解它们的生命起始;英语课上,学生通过观影《哈利•波特》来学习。
不同的教育体制和不同的学习方式产生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东西方人不同的思维模式,再以其不同的思维模式去积极适应改过的当下社会。我以为,北欧之行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都不仅仅是别样的异国风光,更重要的是带给我们对于东西方当下社会不同的体制、东西方人不同的思维模式以思考。我认为,北欧之行,我们学习到的正如蔡元培先生曾提出的北大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于丹教授说:“要有多少场沉醉,我们才能酣畅今生。”同样,要有多少次体验,我们才能顺应发展。
初二(9)班 徐丹宁
难忘的瑞典之旅
提到瑞典,我所有的印象都来自于小时候读过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故事的背景舞台就是瑞典全境:湖畔绵延的小村庄和小木屋、宽广平原上孤独矗立的苍凉古堡,拉普兰独特的极地风光和土著风情。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次学校组织的北欧游学交流的第一站,就是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Sandbergska Skolan学校。在这里,我们将与瑞典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并交流两国的文化。
我的结伴朋友是一位名叫Marcus Odin的帅气男生,蓝色的眼睛,金色的头发,个子与我相仿。初次见面时,也与我一样的拘束。我们都羞涩地不敢主动与对方说话,只是有一句没一句地搭理着。我心里直嘀咕:不是都说外国人很热情吗,怎么他与我一样内向?要是这样沉闷地呆上两天,那可真是没意思透了!
接下去是中文课,由他们来介绍瑞典的一个娱乐比赛中的获奖歌手。临近结束时,瑞典老师让我们各自写上自己的姓名拼音,让结对同学认读。他们指着我写的名字,认真地拼读起来,我在旁边不断地帮助纠正读音。经过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他们读得越来越熟练。此时,我们的脸上都泛起了快乐的笑容,起初的紧张和陌生,已荡然无存。我们一下子变成了好朋友。
课后,我和Marcus聊起了各自的家庭,聊起了各自的学校生活。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度,但青春年少的我们,有着共同的爱好。我们都爱踢球,都爱旅游,我们交流着彼此的见闻,分享着彼此的心得。
晚饭后,我被热情的Marcus Odin父母接到了家中。他的爸爸是瑞典人,妈妈是匈牙利人,他还有一个17岁的哥哥。他们全家都对中国文化非常着迷。我首先介绍了美丽的家乡杭州,拿出明信片,向他们介绍西湖美景,讲述关于西湖的动人传说。看到他们一家陶醉地沉浸在中国故事中时,我恍惚觉得自己已成了一位交流大使,我为美丽杭州而骄傲。
随后,Marcus Odin也情不自禁地向我介绍起他们这个城市。斯德哥尔摩的意思是“水上的美景”,童话中,水之精灵与渔夫正是在斯德哥尔摩相遇,形象始了他们悲剧般的爱情。这里曾是维京人的据点,14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由一座座桥梁连接着,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港口城市。每年年底,世界各人的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集中在斯德哥尔摩,因为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就在此举行。在童话故事里,渔夫为了抓住精灵,向海中投掷出渔叉,海水的颜色因此变得非常美丽。某一天,国王路经此地,看到如此美丽的海水,就下令修建桥梁将四座岛屿连接起来。这个传说中的地方就是市政厅所在地----国王岛。市政厅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房间是“黄金之房”,是用多达1900块的黄金马赛克修饰而成。倍受世人关注的诺贝尔奖颁奖礼正是在这里为获奖人准备晚餐和舞会。呀,原来这不仅是一座令人心旷神怡的城市,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天晚上的交流虽然非常顺利,但毕竟还是稍稍带着一些拘谨。因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我和Marcus Odin都经过了反复的准备,带着明显的背稿痕迹。可第二天的保龄馆之行,却让我们完全融为了一体。 这是我第一次打球,从挑球到握球,再到投球,我都是一无所知,而Marcus Odin却是这里的老手。于是,他一边用英语向我讲述规则,一边手把手地指导我。刚开始,我提着球,走路都歪歪扭扭的,他乐得朝我直摆手,并连忙跑过来纠正我的姿势。慢慢地,我掌握了一些窍门,偶尔打出了几个高分。Marcus Odin开心地在旁边竖起拇指,大声地叫了起来:Good!而我在他打出了一次又一次大满贯时,也忍不住拍手叫好:Perfect!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第三天早晨,Marcus Odin的妈妈送我们到学校。在车上,我对这两天来他们全家对我的照顾再次感谢,他的妈妈回答我说:“You are a very lovely boy.You bring us much pleasure.I believe you will have a good future!”
谢谢,Marcus Odin和你的家人。因为你们,我对这个美丽的城市,对这个美丽的国家,更多了一分亲切。满载着瑞典人民的友好情谊,我依依不舍地Marcus Odin一家告别。这份情带给我一路温暖,让我一生难忘。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如果有机会,我还会重访瑞典,再见你们,让你们看到一个更加优秀的中国男孩!
初二(8)班 陈子豪
迷醉北欧
这次旅行,是我第一次出国,也是第一次来到欧洲。但这第一次就已经让我深深迷醉,那弥漫在空气中的古老气息,那一栋栋,一樽樽的艺术雕刻无不让人深陷其中。
大巴车行驶在北欧的街道上,透露车窗,看向外面,这北欧的马路一点也不显得拥挤,车子三三两两,反而是一旁的自行车,一辆接一辆的驶过。道路两旁的建筑,让你感觉好像不是置身与现代,红色,白色的墙瓦生上爬着或鲜红,或翠绿的藤蔓,屋顶尖尖的教堂,彩绘的玻璃,墙上、屋顶上那一樽樽形态各异雕像,无不昭示这座城的古老。曾几何时,中国的建筑也是这样古老,那古色古香,蕴含这历史岁月的建筑又是合适在慢慢消失,可能是因为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也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改变,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城中也就丧失那沿途的风景。
再次透过车窗看向青青石路,一帮幼儿园的小朋友正在出游,一条红线从他们手中穿过把他们栓在了一起,可爱的小娃儿东张西望,正是童真的年纪。远方一只胖胖白鸽停在沙皇二世的头上,一动不动,周围的学生都在拍照,记录下这一奇特景观,这就是欧洲的学生与我们的不同,他们的课堂可以搬到校外,虽然有些羡慕,但是我出生的国家,他的教育体制是对现在的他最好的,也是我应当坦然接受的。
北欧的风光仅仅是透过车窗也能被他深深吸引,更不要说漫步于他的街道、公园,领会博物馆中巧夺天工的艺术。
海环绕着北欧,湖泊散落在他的中间。这水光粼粼的国度,这弥漫这古老气息的国度,让无数人深深沉醉其中
初三(6)班 费筱禛
北欧之行
这个旅程出访的四个国家分别是丹麦、挪威、芬兰、瑞典。而旅途中在瑞典住家呆的两天最令我难以忘怀。
以前出国,我都是和一个同学一起住在一个住家里,但这次却是让我一个人,不免觉得有些慌张。不过,这种担心明显是多余的,住家对我无微不至:他们亲切地问我是否需要各种生活用品,并把房间打扫得整洁而温暖,仿佛是迎接贵宾的到来——甚至他们在短短的两天还不停地换着食物的口味。这使我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当他们得知我的手机丢了后,便细细帮我分析可能会掉的地方,并打给晚餐时的地方,询问我的手机是否掉在了那儿——虽然手机仍然没找到,但我看到了这个北方小城人民的热心。
走在道路上,向四周望去,宽阔的马路上几乎见不到一丁点垃圾,只能看到几片枯黄的叶子缓缓下落。向前走去,却见不到一个清洁工。
说到皇宫,大家一定会联想到我们中国最著名的皇宫——故宫。而在这北欧四国中,无论是瑞典国王的还是丹麦女王的,都不像我们的故宫那样富丽堂皇,装饰美轮美奂。虽然北欧国家的国王都有自己的行宫,但仍像皇宫一样,雄伟中不失朴素,朴素中不失绚丽。
当然,虽然这四个国家的面积很小,但也不失它们的风采:美丽的维纳恩湖在这蒙蒙细雨下显得有些朦胧,使我流连忘返;古老的航海博物馆中陈列着一件件上世纪的沉船留下的遗物,望着那艘有些破烂的船体不免浮想联翩;庄严的诺贝尔颁奖大厅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美丽,看着领奖台,似乎眼前是莫言在作获奖感言……
初二(1)班 魏子扬
北欧四国游学历程
在国庆假期中,我们前往北欧四国进行游学活动。在这十一天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记得刚刚坐飞机抵达芬兰赫尔辛基的时候,那一阵阵的寒风刮进我的衣服中,让我不禁打了个哆嗦;记得第一次看见奔驰出租车那时候的好奇;记得在四国中的街道上看不见一点垃圾时候的惊讶;记得在红绿灯前外国司机的礼让;记得外国同学的热情接待;记得在国外第一次吃到中餐的愉悦;记得••••••
国外的很多让我感慨万分!在芬兰的街道上,我们看不见一点纸屑、烟蒂、包装纸等垃圾,就连垃圾桶旁也见不到一丝垃圾。外国人很有礼貌:一次,我站在十字路口,见到一辆车行驶过来,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躲闪开来。那时候我大概是想表现中国人的礼貌,停下来,但是让我哭笑不得的是,我不走,那车也停下来。这时候,我看见那司机在向我招手示意我先走,我也向他招手示意他先走,那人好似看见我的手势,他的手挥得更加快。我怕他有什么急事,耽误他了就赶紧过了马路。那人看见我走过了马路,才一踩油门走了。在瑞典的学校中,我们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接待。这里的课堂是开放式的,同学们可以随意坐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很轻松,课堂气氛很融洽。挪威的景色很美。挪威国家虽然小,但是他们很富裕。当地的450万居民中就拥有20多万艘游艇,有些游艇价格高达百万甚至高达千万。丹麦的哥本哈根是我们去的最后一个城市。这里的人对待任何人都很友好,而且国民的幸福指数位列世界第一。我们去的这些国家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森林的覆盖率很高,所以这里的空气十分清新;国民的素质很高,从来不做一些闯红灯之类的违法事情;官员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这些特点中,最让我震惊的是芬兰的总统。芬兰的总统府只是一座低矮的一层的建筑物,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哪里像一些国家的总统府,高大而豪华,卫兵保镖一大堆。
这一次的旅行给我的震撼很大。四国景色很美,三所学校都热情接待来自中国的学生,我也增长了见识,结交了朋友。
初二(1)班 张岩枫
北欧四国游学记
2013年9月30号,我登上了前往哥本哈根的飞机,开始了文澜中学组织的北欧四国游学行。
我们一路走访了芬兰、瑞典、挪威和丹麦这四个国家。沿途欣赏了很多美景,有各具特色的教堂、形态各异的雕像、数不胜数的博物馆,以及美丽的自然风光。除此以外,我们还去了瑞典斯德哥尔摩和丹麦哥本哈根的三所学校交流,了解了当地学生是如何学习。晚上还住到homestay中,感受了当地的生活、饮食习惯。
我们的第一站是芬兰。在首都赫尔辛基,参观了为纪念创作芬兰“第二国歌”的音乐家——西贝柳斯而建立的公园;洋溢着俄国风味的东正教堂、议会广场等地。
当天晚上,我们乘坐豪华邮轮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船上丰富的晚餐和早餐让我们大饱口福。
在斯德哥尔摩的前两天,我们与当地的学校展开了交流。双方互相赠送了礼物,并介绍自己的学校。我也不例外,打开学校的网站,边看图片边向我的结对学生Anton介绍学校、城市和国家,说不出来的就用手脚比划和翻译器,对方也大致知道了意思。
在住家的第二个晚上,Anton带我先后乘坐公交车、轻轨去看他的足球比赛。瑞典的公共交通人很少,每个人都有位置,也很干净。有类似“杭州通”的卡,我也向他介绍了杭州的公共交通。
在足球比赛上,一旦有人进球或有精彩的表现,大家都要鼓掌。最终Anton的球队5:1大胜对方。
在斯德哥尔摩的最后一天,我们去了当地的一个动物园。看了一些当地独有的动物。还有一些特色的东西,如木工等。然而最吸引我的还是当地做玻璃的手艺,让我了解到了我们生活中的玻璃制品是如何制作的,增长了见识。与其说这是一个动物园,还不如说是社会的一个缩影。
下午参观了诺贝尔奖的颁奖地点——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站在了诺贝尔奖得主站过的地方。还有北欧最大的沉船——瓦萨战舰博物馆。
次日,我们前往了挪威首都奥斯陆,途径了北欧最大的内陆湖――维纳恩湖,在湖边吃了午饭,欣赏了雨中的湖景。
在奥斯陆,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航海博物馆旁边美丽的海景以及维尔蓝雕塑公园中栩栩如生的雕塑。
在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我们见到了瑞典国王夏日的行宫。根本没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豪华,反倒是国王的私人菜园和牧场让我们记忆深刻,私人菜园里有品种繁多的花卉、香料、蔬菜;而牧场则大的惊人!哥德堡的老城和港口也别有一番风味,具有欧洲风情。
下午,我们来到了我们的最后一站——丹麦首都,北欧最大的城市哥本哈根。
经过一晚的休整,我们又与丹麦的两所学校展开了交流,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同样是北欧的学校,在上课方式与生活习惯都与瑞典的学校有很大区别:在丹麦的学校上课方式与中国十分类似,都是每个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言要举手,不可以随意走动,而瑞典的学生却可以在课堂上享有更多的自由权;瑞典的校园很干净,学生到教学楼后便自觉的脱鞋进入,而丹麦则不是。
我们在哥本哈根的第二天,前往了哈姆雷特城堡及弗雷德里科宫。弗雷德里科宫中有很多有关皇室的壁画、物品,美不胜收。而哈姆雷特城堡则在古代用于防御,有两条护城河以及高高的城墙,还有一个巨大的地下迷宫,身处要塞,在海峡的最窄处,过往的船只必须交出买路钱,但最后逐渐衰落。
在行程的最后一天,我们参观了安徒生铜像、市政厅广场还有拥有数十个大小各异的露天酒吧的新港酒吧街,许多哥本哈根的市民喜欢在休息日来到这儿,边喝酒边和朋友聊聊天,还可以沐浴着阳光欣赏海边渔船码头的美丽风光。
下午,我们前往机场,乘坐北欧航空公司的班机返回上海,真是充实又愉快的12天啊!
初二(3)班 高泽楷
游学日记
这次学校组织我们去北欧游学,我们一共去了四个国家----瑞典挪威、芬兰、丹麦,每个国家都带给了我们不同的感觉。我们参观过许多地方,到过许多风格不同的教堂,或庄严肃穆,或构思新奇,或精致小巧,或朴素大方;去过许多皇宫,每一个都让人流连忘返,为它们的壁画、雕塑、装饰而惊叹。其中有许多带有人文色彩或历史故事的雕塑,每一个都那么精巧,每一处细节都那么完美,靠近它们,或许还能听见艺术家赋予它们生命而带来的清浅的呼吸声。那些流传数百年的艺术品,它们每一个都如此生动,在安静的角落里,把自己从未逝去的青春展示给人们,让人们情不自禁地为它的美丽而折服。更别提北欧国家那些来自大自然的珍贵礼物,作为拥有如此多森林覆盖的国家,不仅拥有清新的空气,还有星罗棋布的洁净湖泊,还有深海港口带来的大量新鲜海鱼,也总有一两只海鸟从我们的头顶低低地掠过,展现它们的力与美……
而在游学过程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和Sandbergska Skolan学校的交流。那天上午我们乘船抵达,之后就直接被接去了学校,这所学校是位于瑞典的一所包括小学和中学在内的学校,是我们文澜中学的友好交流学校。我们一进入教学楼,就看到一组灰灰的沙发,有6-7岁的孩子与13-14岁的孩子靠在一起玩耍,再往左看,是一排装着落地窗的教室,墙上有不同年级的学生的画作,有的是贴在墙上,有的干脆直接画在了墙上,将孩子们的童真直接完全表达了出来。这是校长将交流学生带了过来,我的交流同学名字叫“Jasmine”,意思是茉莉花,之后她带着我参观了学校的各个地方,并带我享受了午饭。这个学校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给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并且十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在学校里,同学们都不穿鞋,有的还打了耳洞,画了妆,染过头发,上课可以坐在课桌上,举手不起立,我们几个中国同学都非常地惊讶。
我对住在Jasmine家的很多事情也记忆十分深刻,她的爸爸妈妈非常和蔼,十分爱Jasmine,他们家布置地非常温馨,随处可见小小的动物饰品,女主人的厨艺非常棒,特地为我烧中国菜,我虽然只在他们家短短地住了三天,却感觉到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
这次游学我体会到中国和外国文化的差异,也让我学习到很多,收益很大,真的好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学习机会。
初二(2)班 刘韵
北欧的静
——北欧之行有感
近日,随校出访北欧四国,行走游历了从不曾涉足体验的含有浓厚西域风情的境地,品味感悟了一份从未触摸到的别样的宁静。
北欧的静在于两处:生活的静、信仰的静。
“生活的静”悄然潜藏在北欧各国的市中心宽阔平坦、交错纵横的街道上,隐露在人来人往的西餐馆里。北欧的街,不似中国的游人如织、车水马龙,不似西欧的一丝不苟、井井有条。它是安逸的、闲适的、平静而温和的,街道上人与车的行进抑或停止并不完全由红绿灯控制,更多的是行人与行车的相互礼让。斑马线前的礼貌挥手、点头示意、微笑致谢亦是北欧国家一道温婉柔和、醉人心脾的风景。北欧的餐馆,被明媚的光束、友好的微笑环抱,人们轻声地交谈,轻轻地走动。餐桌上,银白色的刀叉反射太阳的光线在不停地舞动,刀叉的摩擦声、咖啡与奶精交融在一起的冲泡声、都淡淡的传入我的耳际。我用眼、用耳、用所有的感觉器官,触摸这北欧风情;同时,我用心体味着别样的情致。
“信仰的静”从芬兰的路德派新教教堂赫尔辛基大教堂中缓缓流泻出,第一眼见赫尔辛基大教堂,是在Canon的镜头里,调焦、聚焦、缓缓地按下快门,廊柱支撑的乳白色教堂主体和淡绿色青铜圆顶的钟楼色彩融洽,优雅而恬淡。暂且放下镜头,放眼望去,只一瞥,便为之倾倒,缓缓拾级而上,裹挟着寒意的风迎面拂过,拭去我心头的尘埃。细聆赫尔辛基大教堂内钟声响起,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广场上的人们一同感受着这种唯有宗教才能带来的心灵最恒久的宁静。
十二天时日转瞬即逝,我踏上了返程的航班,然而心头的北欧情怀却愈加浓重了。它的美、它的静,不加斧凿、真挚而安逸。在一片静谧中,我且行且停停。
初二(9)班 徐丹宁
秋梦
在文澜校园的桂花将开未开之时,我带着无限憧憬,踏上了如梦般的北欧秋季之旅。
在我第一步踏入芬兰的国土时,呼呼的冷风真正让我见识到了所谓“北欧”的温度,深吸一口空气,一阵清凉直透心底。整个赫尔辛基城中,高楼大厦并不多,引入眼帘的多是苍郁的树木,随处可见通红的苹果高挂枝头,人们的生活也有序自然。在芬兰的旅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的便是它的皇宫,毫无作派,简单的房子,但门口站守的士兵还是透出了一缕威严。在简单的行程后,我们坐上维京号,踏上去往瑞典的旅程。
在维京号上,我们享受了美味的西餐,在轻轻摇晃中我走上甲板,海风吹拂的海面上起了一层层的雾,阳光照到身上特别暖和。就像阳光一般,瑞典学校的同学和老师们也给予了我们一行人深深关怀。从细密的行程安排到住家的热情招待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的好朋友叫Vera。我和她聊了许多中西方学校的差异,与她分享了我的生活;她也带我尝试了许多我以前没有尝试过的东西,她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也待我像亲人一样。我登上了斯德哥尔摩最高的塔,一览众山小;寻觅了瑞典的森林,回到了几百年前的海边;探索了著名的SCANSEN动物园,了解了北欧的人文历史。这是我在整趟旅程中最愉快的两天!
随后,我们又前往挪威。这个被称为“北方之路”的国家的美丽秋色机填满了我的相机:蓝天飞鸟,湖水碧清。我们一路上经过许多港口海域。想必这里人们的生活也幸福富足吧!
在丹麦的哥本哈根,我们住进了著名的“Bella Sky”,特别的建筑外形为终点站之旅开了一个好头。我们访问了两所学校,他们大气多元的教学理念与同学们的表演让我尤为喜爱。乡郊那火红的枫叶与清新的空气;皇宫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的底蕴;人们对环保意识的重视都烙印在我心中。
这趟旅行,不仅让我又增添了一份对大千世界的向往,也让我体会到了交流的重要性。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出访,而是一次胜过端坐教室埋头苦思的美妙学习过程。
初二(2)班 邢瀚月
北欧,我们来啦!
从芬兰到瑞典——“维京号”游轮上难忘一夜(芬兰)
赫尔辛基教堂前广场合影(芬兰)
我和我的新朋友(瑞典)
同学们进入课堂听课(瑞典)
和结对同学交流(瑞典)
幽默的外国老师(瑞典)
留个影,明年我要去中国、去文澜(瑞典)
放学后的体育锻炼——跳绳(瑞典)
教她们跳健美操(瑞典)
教学大楼前来个全家福(瑞典)
着西装踢球,徐老师,牛!(瑞典)
刘老师球技不错(瑞典)
“走进森林日”活动(瑞典)
科学老师湖边上课(瑞典)
我们在诺贝尔颁奖大厅里(瑞典)
认真听导游介绍(挪威)
Munkekaerskolen学校热情接待(丹麦)
向外国客人赠送礼品(丹麦)
我们一起思考数学问题(丹麦)
互赠礼物(丹麦)
都是小帅哥(丹麦)
参观科学实验室(丹麦)
亲切合影(丹麦)
“中国你好!丹麦你好!”(丹麦)
相互介绍学校的社团活动(丹麦)
唱一曲好听的英文歌(丹麦)
来一首美妙的《茉莉花》(丹麦)
在教室里(丹麦)
“SOLROD GYMNASIUM”高中热情接待(丹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