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的美术课
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我和我的英国小朋友Hannah一起来到了学校,开始了第一节课的学习。
昨天晚上,Hannah已经向我介绍了今天我们即将上的第一节课——美术课。但是当我真正开始上课,我还是感到十分惊讶。有的学生用泥塑造着栩栩如生的猫,猫细长的尾巴精制而光滑,正得意地上翘着;有的学生把同伴的半边脸涂成了豹纹,在聚光灯下为其拍着照片,认真的神情如专业摄影师一般;还有的学生正把大画架倚在墙上,画着巨幅油画。他们大多数都在临摹一些世界著名的画作:蒙娜丽莎,耶稣,大卫……这些人物都在他们的一笔一描下呈现出独特的模样。
我转过头看到我的伙伴Hannah正从自己的美术袋里拿出工具和她这几天刚刚完成的作品,白纸上人物的轮廓清晰而精致。我好奇的问她:"Do you want to be an artist when you grow up?"她的回答却不是我想象中的Yes而是"No,drawing is only a hobby. "我看着她的作品,不禁感到十分佩服,仅仅是爱好却能完成的如此出色,或许是兴趣的功劳吧。我微笑着向她点点头,充满敬佩,表示我觉得她画的很好。我发现,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沉浸在创作的享受中,切身感受着艺术带给他们的熏陶。
下课后Hannah带我在走廊里参观,看着墙上的学生作品,有的抽象,每一缕色彩都好像出自大师的手笔之下;有的细致入微,连脸上的皱纹都刻画的十分精致;还有的作品充满了想象力,作者通过画作把自己的情感表露的淋漓尽致。穿过这所学校的走廊就像走过美术展览馆的长廊一般,对美有了新的认识。
窗外依旧下着小雨,或许这就是英国的标志型天气吧,我想着,在这细雨纷纷的清晨,我看到了许多,感受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初三(1)班 陈可儿
IPAD进课堂
说起IPAD,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可是在Harrogate Grammer school,一个“IPAD 进课堂”的展示活动却让我们大开眼界。
一阵优美的音乐声,把我们吸引到了主会场。你能想到么?这是一群学生在用IPAD演奏。坐在正中间的老师不停指挥着,“朱丽叶,起”,话音未落,吉他的声音随之而现;“罗勃兹,你”,于是中提琴悠扬的声音便萦绕在耳边。我们吃惊地瞪大了眼睛,看着学生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这真的是用IPAD演奏出来的么?
主持人介绍说,很多家长都不了解IPAD在课堂中的运用,今天就利用这个机会来向家长做一个展示,以便更好地配合教育学生。
于是,一个个令人吃惊的画面出现了。
七年级的学生展示了他们的历史作业:画面上,亨利八世的头像随着儿歌声在不断旋转,讲述他的征战、农民的痛苦。
八年级把考试科目复习及测试方法搬上了银幕,树枝形的设计层次分明,内容清晰。
十年级的音乐课异常生动,十多颗彩色棋子忽而收拢,忽而旋升,唱的居然还是流行的“中国好声音”歌曲。
更令人吃惊的事情还在后面。
两个九年级的小姑娘落落大方地走了过来,坐在我们旁边,向我们介绍她们如何在课堂中使用IPAD。据介绍,作业、听课,他们都能使用。她们熟练地打开一个个页面,展示她们的各科作业。我们追问了很多:平时怎么做题目的?是不是所有的科目都要用到IPAD?这个IPAD是学校发的呢还是个人所有的?你真的没有用它玩游戏么?你的家长是如何看待IPAD的?
据介绍,目前在Harrogate,有五个学校组成了联盟,都在教学中使用IPAD,我们所考虑到的,都有各自的对策,据说教学效果还不错。这一切又引起了我们的议论,如何利用好科技产品,如何让科技更好地发挥作用而不是只用于游玩,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IPAD 进课堂”的展示活动结束了,但是所带来的思考却远远没有结束。
认真地展示,积极地交流
热烈地讨论
走廊上的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