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与挫折是最好的教育
发布日期:2008-05-23 09:04:28  点击次数:881 对本内容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网络中心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陈宝泉

  瞬间,四川特大地震举世皆惊。

  很快,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壮举令世界感动。

  这次世所罕见的救灾壮举,让世人看到了中国人---无论是国家最高领导还是抗灾前线的普通一兵,无论是灾区受难的民众还是远在天涯海角的华人同胞,大家表现出来的骨肉亲情、舍己救人、慷慨解囊、真情牵挂、临危不惧、坚韧不拔,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比如人命关天、义无反顾、舍己救人、匹夫有责,等等,正是人类良知的重要支撑。世界为之动容,近邻印度的小学生为中国死难的小朋友点燃蜡烛,地球另一边的秘鲁举国哀悼……

  救灾也是大学校园连日来高潮迭起的自觉行动。大学的附属医院,地质、减灾、心理等相关院系机构派出了救援专家,灾区及临近高校的大学生作为志愿者赶赴一线效力,没有收入的大学生倾力捐款、献血,有的学生志愿者还把采血车引进校园。入夜,祈愿的烛光闪烁在学生宿舍楼下……

  灾难与挫折是最好的教育。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基本上走过了一段历史上相对和平、顺利的时光。中青年教师、大学生基本上是出家门进校门,生活安定,环境改善。战争、动荡、灾难只是媒体传送过来的信息、图像,离我们很远。但是近来不同了,灾害、麻烦、灾难接踵而至,近在咫尺,迫在眉睫,需要我们去面对,去参与抗争。全体大学人马上感到了自己肩上的重担。在校大学生们一下子长大了,思考深入多了:在自然面前,人类是很渺小的;在我们前进的路上,将来还会有艰难险阻;我们的前人、父辈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平安发展的时期多么宝贵;尽管我们经过了几十年快速的发展,但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大难临头,以血肉之躯冲锋在前是民族生存的保障,当然解决问题还要有知识、智慧和技术……我们能够快速战胜灾害,不仅因为我们万众一心,还在于我们的综合国力比以前大大提升了,而国力的提升缘于国人的奋发学习与辛勤工作。这么看我们肩上的责任就很具体了。

  灾区的高校要陆续复课,这些学校的师生们,家在灾区的师生们,尤其是家中有亲人死伤的师生,要忍住悲痛,调整情绪,上好课,更加发奋地读书,用这样的方式寄托我们的哀思,用更好的成绩告慰我们的亲友。
【返回主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