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见习记者 申屠文婕
考重高,综合素质必须达到“3A3P”(3个优秀,3个合格);“个别生”考重高必须符合两个条件。昨天,杭州市教育局初中初等教育处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区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的通知》,这是第一次以文件形式、更加规范的对综合素质评价做出明确、硬性规定。
杭州市实行中考改革已有两年,与过去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并且作为高中录取的前置条件:不再以考试分数的简单相加作为各类高中招生的唯一录取方法。实施对象从初三毕业生扩大到初中全体学生。
昨天发布的评定办法,萧山区、余杭区及五县(市)可结合本地实际参照执行。
综合素质评定分等级,特别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共6项内容,即道德与素养、劳动与技能、实践与探究、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艺术。并由等级评定、综合评语、特长加分三部分构成,等级分为A(优秀)、P(合格)、E(不合格)三级。
依据各项评定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表现,还要作定性评价,并评定一个操行等第。操行等第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待评四级。综合评语还可以反映等级评定中未包含的内容,尤其要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
具有科技、体育、艺术特长的初中毕业生,根据市教育局实施的《杭州市区各类高中招生加分投档、降分录取办法》中规定的项目和标准进行认定。
年级不同
评定时间有区别
综合素质评定每学年评定一次。初一、二年级每年6月底前完成,评定结果记入初中学生的《学生成长记录册》和学年成绩报告单,作为学生今后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初三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在4月底前完成。进行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时要参考初一、二学年的评定结果,也要反映第三学年学生的发展。
素质评定将成立小组
各区将成立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领导小组,学校成立评定委员会,班级成立评定小组。其中,班级评定小组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成,每位成员给学生授课的时间不得少于一年,成员人数为5人及以上,名单必须向学生公布。若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同意,则需要做相应的替换。初一、二学年的评定工作由各学校自行组织落实。
“个别生”的综合素质也有注明
杭州市区初中学校毕业的往届毕业生、具有杭州市区户籍或父母持有杭州市《人才居住证》的外地初中应届和往届毕业生,在“个别生”中考报名资格审查时领取评定表格,应届毕业生由当前就读学校给予评定,往届毕业生由所居住的社区(或村委会)给予综合评价(评语)。
综合素质评定与升高中息息相关
综合素质评定的结果既作为学生初中毕业的重要依据,也是各类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6项评定全部合格且其中获得3个A等及以上,操行等第“合格”及以上,是中考统一招生中准予升入省级重点普通高中的前置条件;6项评定获得6个P等及以上,是准予升入中等职校、“3+2”高职班和“五年一贯制”专业的前置条件;6项评定获得4个P等及以上,是准予升入一般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前置条件。
“个别生”中的往届生因无学校给予六个维度的评定结果,报考省级重点普高和“3+2”高职班、“五年一贯制”专业的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实验考查合格;二是身体素质测试成绩达24分及以上(未达到24分者,可申请参加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到合格即可。有严重器质性疾病或肢体明显残疾、畸形者除外)。取得杭州市学生假日活动中心组织的英语口语或计算机测试合格证书(证书有效期为三年)者,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