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逻辑 规范语言 要当大事来抓
发布日期:2007-02-06 07:51:54  点击次数:1354 对本内容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网络中心
--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颁奖大会隆重召开
2007

-02-05 12:37:53

  2月3日下午2时30分,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在中国社科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颁奖大会。全

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对活动表示关注和祝贺。中宣部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教育部语文应用管理司副司长张世平,新闻出版总署

副署长李东东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著名逻辑语言学家胡明扬、欧阳中石、张家龙、吴家国、苏培成等,获奖者代表及60多家媒体记者参加

会议。本次活动组委会主任、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董事长刘培育教授对活动情况作了通报。

  本次活动由中国逻辑学会、中国

语文现代化学会、中国编辑学会、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中国文化报社、中华新闻报社、光明日报(理论部)、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主办,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和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支持,经过半年多的广泛征集和专家们一个多月的认真评审,已于目前顺利结

束。

  会议宣布了获奖者名单,并进行了奖励。本次活动,共评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50名,鼓励奖108名,特别组织

奖3名,组织奖4名。其中一等奖由高树立、许正元、蔡维藩、陈锜欣获得。

社会反响热烈

  自活动向社会公告以来,40多

家平面媒体及时作了报道,海内外200多家网站作了转载,并得到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

  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的编辑、记者和语文工

作者是这次"挑错"的主力,特别是他们当中长期从事文字工作的老同志,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和很强的社会责任感。高校和中学的师生是这次"挑

错"活动的另一支主力军。此外,还有图书馆工作者、公务员、企业管理者、工人、农民、战士、文艺工作者。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仅有14

岁。应征者遍布28个省市自治区。他们不断给组委会打来电话或发来信件,表达他们对活动的支持和赞赏。

逻辑混乱语言失范现象严



  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在规定时间里收到全国各地寄来的大量病例,经专家审查,去掉挑得不准确的、超出征集内容范围的和其他

不符合征集规定的,有效的共有14883份。这些病例涉及2000多种报刊,报纸上的病例相对要多一些。

  以2006年7月14日出版的4份

中央级报纸和24份省市级报纸的1-8版正文为例,共挑出逻辑和语言应用方面的真病例1289个,平均每份报纸46个,每版5.8个;有一份报纸的

错误竟高达184个,平均每版23个,实在令人吃惊!错误的主要类型是用词不准,概念混淆;分类有误,不当并列;迭床架屋,语义重复;判断

歧义,让人不知所云,有的语句完全把意思弄反了;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缺失或配搭失合;后语不搭前言,转移论题,甚至自相矛盾;有的

说理文章论据不足,"乱用所以";此外,用字不规范、错用标点的病例也很多。

  报刊上的逻辑语言错误严重地妨害读者正确理解

有关内容,也给报刊的声誉造成损害。同时,它还在一定范围内对社会生活中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规范起着不可低估的负面作用。

加强

语言使用规范刻不容缓

  活动组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这次持续半年多的全国报刊逻辑语言应用病例有奖征集活动,他们进一

步感受到: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社会公共语言也越来越活跃,越来越丰富;但与此同时,逻辑混乱、语言失范的现象也越来越

严重。这种负面情况绝不限于报刊领域,也出现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方面面。我们必须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并尽快采取有力措施改变这种状况

,在全社会逐渐形成珍爱母语、正确思维、有效交际的良好环境,以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他们

建议,应提高全社会对逻辑思维和语言文字的认识;向全社会普及逻辑语言基础知识;加强立法,严格执法,规范人们正确使用祖国语言的行

为;搭建"挑错"平台,接受群众对社会生活中逻辑混乱、语言失范问题的批评和投诉。

珍爱母语 共同行动

  据悉,国家

语言工作委员会正在推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国家标准和测评体系;新闻出版总署已经决定把2007年作为新闻出版行业"出版物质量管理年",

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有声势、有力度的出版物质量检查活动;中国编辑学会专门成立了编辑规范专业委员会(筹);1月29日,人民出版社等34

个单位又向全国编辑工作者发出倡议书,其中明确指出:"当前,社会各界对一些出版物和媒体品味低下、差错充斥、语言失范、逻辑混乱的现

象十分关注,反响强烈。"他们表示要增强质量意识,"做到所出产品全部达到管理机关规定的质量标准。"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经过一年的

筹备,也于近期推出了逻辑语言和写作两个专修班,出版8种精要教材,面向社会开展逻辑语言写作培训工作。而且还要请逻辑和语言专家对这

次挑出的病例进行精选、评析,编成两本书出版,供广大读者阅读。这些都是非常可喜的。

  只要全国上下共同关注,从思想上重

视社会生活中的逻辑混乱和语言失范的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就能够充分享用优美的母语,生活在纯洁健康的语言

环境中。

  中青在线专稿
【返回主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