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制:英国基础教育薄弱校改革的新探索
发布日期:2006-11-17 13:32:00  点击次数:1249 对本内容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网络中心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 2006-11-16 李茂 编译
在英国

伦敦的一所小学,十多年来每间教室都有两名老师上课。

  
在一节课上,教师巴里·高丁在互动白板前面接受一名学生的

提问,问题是定音鼓底部的踏板是干什么用的。高丁正在上科学课,教孩子们有关声音的知识,于是乐器成为他们的讨论话题。就在同一时刻

,还有一群学生在围着高丁的同事玛格丽特·威廉姆斯,她正在给孩子们做数学练习。

  
这就是大受英国教育标准局称赞

的圣约瑟学校的“双师制”,它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成为英国基础教育的一朵奇葩。

奇特的“大组”与“小组”



  
也许多位教师共用一间教室的情形在一些小学并不是什么稀奇事,特别是在校舍不够的情况下,而教师“团队教学

(team-teaching)”早已成为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的有效教育方式,但圣约瑟学校的双师制却是一种有着完全不同理念的激进实验,且已实

施了15年。

  
与普通学校每班30名学生不同,这所接受自愿捐助的小学从幼儿园到6年级每班学生有40人左右,但却有两名

主课教师。

  
上课时,学生被分成“大组”和“小组”。比如,在数学课上,威廉姆斯教40个学生中的30人,而高丁负责

给其余10个有困难的学生上课,以便给予他们更多关照。在英语课上则反过来。这样避免了为给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辅导而把他们请出教室,在

正课中就可以进行。与之相对的另一种情况是,把成绩好的学生组成“小组”。

  
实验效果非常显著。英国的教育督导机

构教育标准局去年6月的督导报告把圣约瑟学校评为“优异”,并特别提到了该校与众不同的双师制带来的“非常高的教学质量”。报告说,双

师制使圣约瑟学校在半数学生不以英语为母语,入校学生上过幼儿园的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取得了领先全伦敦市的教学成绩,即

便在全英格兰,该校学生的成绩也高居前5%。

90%以上的经费用于师资

  
丹尼尔·麦克唐纳是圣约瑟学校的校

长,经验丰富,极具人格魅力,其领导艺术得到了英国教育标准局的最高赞赏。据麦克唐纳说,在最近几年,人们对复制圣约瑟学校的实验有

着浓厚的兴趣,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所学校动真格。

  
“很遗憾,都是因为经费的问题。”麦克唐纳说,“大多数小学

校用于师资的经费占所有拨款的77-80%,而我们超过了90%。”

 
 经费安排的一边倒势必造成学校其他方面的资金缺口,圣

约瑟学校的家长协会帮了大忙。在过去两年时间,家长协会为学校添置了最先进的教学设备。

  
据麦克唐纳回忆,在上个

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课程对英语、数学和科学等核心科目的教学提高了标准。为了达到新的要求,学校调整了经费的使用,聘请了1位编外

教师充实到两个年级的教学中。但由于这些核心科目一般都在上午上,时间上有冲突,为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学校请了两个兼职教师。“但在

只打算做兼职教师的人中找合适的教师却很难。”

  
但麦克唐纳并未就此放弃,而是继续推进他的实验。“我已经看到教

学质量有所提高,并确信还有提高的空间。”他回忆说。

  
在地方官员的支持下,麦克唐纳开始尝试双师制,最初只在低

年级实施,到1989年推广到了全校。双师制给学校增加了一些经费负担,如为了扩大现有的教室对校舍进行必要的改造等。而且,把如此多的

经费投入到教师工资中也需要做出很大的牺牲。但麦克唐纳坚信:“没有好的教师,你即便拥有全世界最好的互动白板也是没用的。”圣约瑟

学校力求在这两方面都要做好。

更好地关注落后学生

  
对于这不寻常的教学方式,学校的教师是如何反应的

呢?

  
高丁和威廉姆斯此前都在比较传统的学校里工作。“5年前我到这里时对前景感到很茫然。”高丁说,“虽然他们会

让你详细了解这种新的方式,但在你亲自经历之前,你很难知道它如何起作用。”

  
“双师制的一个优点就是在教室里还

有另一个成人。这并非意味着责任减轻了,而是共担责任。教学原本是一个相当孤立的职业。一间屋子里就只有你和一群孩子。但在我们学校

,你总是可以从你的搭档身上学到好的教学方法。”

  
此外,由于“你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那些有可能落后的学生身

上,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得到了提高,不再有学生拉全班的后腿。原来比较落后的学生能获得更过多的鼓励,与全班同学一道前进。”



  
但麦克唐纳校长强调,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在这所学校。“有的教师喜欢有他自己的班,按照自己的方式上课。我们的学

校不适合他们。在招聘面试的时候,你必须跟他们讲清楚。”

  
而威廉姆斯也认为:“所有教师在他们职业生涯的某一个

阶段都需要一个人在教室里上课。这是教师成长过程的一部分。”

教师队伍更稳定

  
双师制有效地满足了特

殊学生的需求,这正是英国全国教师工会教育处主任约翰·邦斯看好双师制的其中一个原因。“一个班里有两名合格教师肯定能帮助那些有特

殊学习需要的孩子留在普通班,并得到良好发展。”

  
“另一方面,任何减少生师比的措施我都会拍手赞同,1名教师教20

名学生还是太多了。根据我们的研究,理想状态应该是1名教师教17名学生。如果生师比达到了这个水平,教学成绩就会有显著提高。”邦斯说



  
其实,双师制还具有普通教学方式所没有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这是最早吸引麦克唐纳校长的地方。如果有一位教师有

事不能在教室里,或需要做一些行政性的事务,他的搭档可以给整个班上课。教师临时缺勤的问题无需配备代课教师便得到解决。教学连续性

的提高成为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一大因素,同时还提高了学校教师的留任率。圣约瑟学校的教师稳定性在英国是少有的,有的教师已经在该校

连续工作20多年,甚至30多年。

推广之难

  
很多校长来圣约瑟学校参观,并对该校双师制实验深有感触。但

他们却遇到了一个犹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在没有先见到教学成绩提高的情况下,家长们是不愿意多掏钱的;但如果没有钱去填补因师

资经费增加而造成的缺口,那就需要冒着极大的压力去聘请新教师。

  
凯瑟琳·麦基弗是圣约瑟学校考文特花园校区的临

时校长,她是被派来提高“关键阶段2”年级的教学水平的。“我把学校的两名教师带到圣约瑟学校本部学习,那里的教学方式使他们很震惊。

我们正在六年级实验双师制,每周3天。我想进一步推进,但这已经是学校在经费允许的范围内所能做到的极限了,我们没有麦克唐纳校长营造

起来的来自家长的支持氛围。”

  
但凯瑟琳感到,麦克唐纳追求独树一帜的勇气才是整个实验的关键。

必要

的妥协

  
双师制有弱点吗?麦克唐纳校长应该冷暖自知。首先是经费方面的压力。两年前,当地的教育部门削减了预算,

给圣约瑟学校造成了6万英镑的缺口——“他们似乎从来不想奖励成功。”麦克唐纳说——双师制看来难以为继了。但在学校召开的危机会议上

,家长们站了出来,为一个特别基金捐了款,最终填平了预算。

  
此外,双师制还给校长增加了一个额外的负担,即为保

证一个班的和谐,必须把合适的教师搭配在一起。麦克唐纳承认他有时做得不错,有时效果不是太好。同时,双师制还需要制定一些规则,保

证一个班的两位教师是完全平等的。在课堂上不能有某位教师比另一位教师地位高的体现。家长来学校见主课教师,必须两个老师都要见。



  
高丁和威廉姆斯两位老师倒没有感到双师制有什么特别不好的地方,但却谈到它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遗憾

,需要做一些妥协,比如它使课堂教学的原发性减少了。比如,高丁老师这周已经和英语课“大组”的学生研读了教材中的剧本,如果就他一

人执教的话,本可以轻松地拓展开来,进行非正式的剧本表演。但由于教室里还有威廉姆斯在给“小组”的学生上课,这就比较难了。



  
对威廉姆斯来说也是同样的。有时她想拓展一些数学游戏,但还必须注意不能有太大的声响,因为教室里还有其他人在

做别的事情。

  
但是,在学校取得的成功面前,他们承认这些妥协都是值得的。也正是学校在提高教学成绩上的成功,使

圣约瑟学校的实验既令人信服,也令人迷惑,特别是在所有学校都被鼓励提高教学水平的时代。

  
现在的问题是,英国政

府号召向取得成功的学校学习,但为什么双师制的实验还没有被复制?如果问题出在实验开始时的经费上,为什么不通过基金帮助那些有条件

的学校一试呢?从圣约瑟学校的成功看来,一点点鼓励就可以带来巨大的回报。(李茂 译自英国《独立报》网站
【返回主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