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内导航 | 在线教育 | 人物春秋 | 阅读广角 | 教育新锐 | 文史知识 | 思想驿站 | 美文赏析 | 资源交流 | 菁菁校园 | 教师写作 | 试卷园地
   首页 > 教育新锐 > 教育新视野 >
少年情怀当是诗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04/19 点击:3086 评论:0

少年情怀当是诗

                                               浙江省温州实验中学 

 

花季少年的应试之作,于我,则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人说:少年情怀总是诗。然而,我很少从他们的言说中感受到少年的“诗性情怀”。他们或编造一些似是而非的故事来迎合作文的“话题”,或罗列一些冰凉的材料来证明貌似崇高的观点,或以老气横秋的姿态来玩弄哲学的艰深,或以题记后记小标题的样式来追求形式的完美,唯独缺乏以少年的“轻狂”来抒写自己的“诗性情怀”。

我们生活在一个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大众传媒急剧膨胀的消费社会,对现实名利的追逐已成为大众普遍的文化心态,对诗性情怀的追求正逐渐淡出人们的精神家园。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少年人,必然会受到这种现实文化语境的影响。心灵的“粗糙”必然导致我们对诗意生活的漠视。漂零风中的落红和滑翔长空的大雁已无法触动我们本就敏感的灵魂。当我们面对作文“话题”之时,便难以发掘出蕴含其中的诗情,当然更谈不上与诗性生活的嫁接。为了完成作文任务,我们只有采取政治问答的方式来拼凑起一篇篇缺乏灵性连我们自己也不喜欢的东西,然后随手扔给老师,听天由命罢了。

我个人认为,作文是一种创作,它本就应该姓“文”,即文学、文化、文气、文雅等等,它的本质应该是一种诗意的表达,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要写好作文,当务之急就是要精心呵护和谨慎培育自己的“诗性情怀”。其实,“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济慈语)”,我们每个人不一定都写诗,但每个人都应该是一个诗人,只要我们用诗人的眼光来打量这个世界,世界就会呈现出盎然的诗意。陶渊明临清流而赋诗,在菊花开遍的南山西畔轻轻吟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李太白酒入豪肠,七分月光,三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东坡无故遭贬,拣尽寒枝,但无论身处何境,他都豁达淡定,因为他坚信“此心安处是吾乡”。陶潜李白苏轼用失意人生成就诗意人生的人生经历启示我们: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荷尔德林语)”。

值得庆幸的是,从大量的应试之作中,我也常常看到一些洋溢着少年情怀的诗性佳品,真是令人倍感欣慰。在一次以“      的我”为题的考试作文,李碧草同学以《站在来路与去路之间的我》深深打动了我们这些饱经风霜的成年人,作者以真情而细腻的笔触描述了自己的初三生活:

曾以为初三的日子会是“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可是,我们依然坐在那个教室,依然穿着那件校服,依然打打闹闹偷空儿去扔一场篮球看一场电影。一切都好像没有改变。
  在初三,我开始为自己感伤。在十五岁的青春绚烂的回忆中,我慢慢地穿越,穿越一幅幅有着欢笑和泪水的画面,穿越苍山泱水,穿越明亮、感伤而无尽的岁月。
  我习惯于站在窗边看窗外的车水马龙,习惯于盯着墙上匍匐而上的爬山虎,习惯于在网上看文章然后把眼泪小心地流出来,习惯于在深夜打一些安静的文字,在咖啡低调而飞扬的香味里,看过去向我微笑、挥手,接着转身离去。
  我常常想,那些快乐而没有忧愁的小日子是不是不再回来了?我很想知道,爱丽丝梦游仙境时,是停下来蹲在路边哭泣,还是站起来继续往前走?我不能也不敢蹲下来哭泣,所以我必须站起来继续走,青春,和时间一起轰轰烈烈地向前走,毫不犹豫地向前,再向前。

写下这样一篇记录心情的文字,从头到尾都是真实的。我想,或许等我告别了青春,等我老去的时候,我可以再把它拿出来细细地读,然后,怀念这样一个,站在来路与去路之间的自己。

这段文字如潺潺流水轻轻淌过我们日渐干枯的心田,触动了我们心灵深处最敏感最柔弱的情感之弦。从作者淡定的倾诉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少年的感伤与自豪,什么是少年的迷惘与希冀。这是一个人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所独有的情怀,这种人生情怀在作者真诚地诉说中弥漫着迷人的诗意。如果说,见花落泪对月伤神是少年浪漫的情思;那么,豪气干云放言独语则更是少年情怀中美好的品格。对于项羽,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吴悠却不拘陈说,在《历史的埋伏》中这样写道:

在鸿门宴上,我们的项羽宁让人说成“妇人之仁”,也不愿杀死刘邦;宁愿给后人留下千古长恨,也不吝啬那一个“失足”,或许那根本不是“失足”,而是一种原则,一个英雄的原则!

虞姬患病,人说乃阿房宫里虞母冤魂所致,我们的项羽便不假思索,一把火烧了阿房宫。在熊熊的火光中,我读到了爱情的挚热与坚贞。一个女人,被爱到这个份上,即便他日自刎乌江,也应该是幸福的了!

项羽就像太阳,灿烂过,辉煌过。我深信,我们的项羽是最灿烂最辉煌的一颗。然而,太阳有升起便有坠落,英雄有煊赫就有沉寂。楚汉之争,十面埋伏,结束了一个英雄的神话。留给后人无尽地嘲讽与惋惜。但,我更愿意相信,我们的项羽,是中了历史的埋伏。

好一句“中了历史的埋伏”!读到这些至情至性铿锵有力的文字,我的眼前立刻浮现出才子李贺的诗句:少年心事当拿云。是啊,这种舍我其谁的气魄和自由独立的思想对一个少年人来说是那么的弥足珍贵。这就是思想,一个少年人的思想,思想是作文的灵魂,没有思想的作文犹如没有灵魂的僵尸。只要我们精心呵护和谨慎培育自己自由独立之思想,花样少年定会成长为笔立天地的真人,我们的作文当然也会淋漓酣畅血肉丰盈。请我们为吴悠祝福吧,祝愿她拥有一个灿烂的未来。

如果说,以上两位同学的作品分别从“婉约”和“豪放”两个方面向我们阐释了“诗性情怀”的应有内涵,那么何丹杨同学的这首小诗则会给我们带来更为悠长的思索。

清晨/晓光微泻/轻风微拂

我穿过茂密的森林/影子斑斑驳驳/心中悲悲切切/一只流萤飞过/我疾步追寻这小小的灵长/好像孩子怕迷失了回家的方向/终于/它停在一处水边

没有鱼  没有石/只有水/我静静蹲下/伸出双臂  浸入水中/想要感受那份难得的清凉/意外地/我捞起了一只漂流瓶/我紧紧地捧在怀里/欣喜若狂/好像孩子怕丢失了心爱的棒棒糖/我不敢打开/怕抖落了那个掺着花香的清晨

我狂奔着/告诉人们  我捡到了泰戈尔的漂流瓶

母亲拂着我的发丝/笑着对我说/孩子,那只是个偶然

这是一篇以“偶然”为话题的应试之作。当我从茫茫的习作中发现这篇作品的时候,我真是有点“欣喜若狂”了。当然,这首小诗如果从“诗”这种文学体裁的角度来仔细考量的话,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然而,该诗所流露出来的“诗性情怀”却是让人喜不自禁的。诗中的“我”捧着“泰戈尔的漂流瓶”四处“狂奔”,完全陶醉于“那个掺着花香的清晨”,这是一次诗意而浪漫的“狂奔”,这是诗性情怀的尽情飞扬。“母亲”不经意的话语却轻轻“抖落了”“我”“那个掺着花香的清晨”。“诗性”和“世俗”轻轻一碰,便碰出了一个迷人的空间,留给我们无尽地思索。诗性的生活在现实的世界面前是多么的不堪一击!正是因为这种“诗性情怀”如此容易破碎,我们才会感受到它的弥足珍贵。

在现实的物质世界里,我们须要这种“诗性情怀”的荫庇,以精神性创造为特质的“作文”更须要这种“诗性情怀”的烛照。我想,走在这条喧嚣纷扰的人生路上,无论是做人还是作文,我们都须要谨慎看护那方属于自己的“精神晴空”,不要轻易“抖落了那个掺着花香的清晨”,当然包括我自己。

 

 



 

杭州文澜中学语文教研组
联系电话:0571-81952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