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在学军 | 学军变迁 | 吾爱吾校 | 难忘师恩 | 老照片的故事 | 晚会剪影 | 校长论坛
   首页 > > 校长论坛 >
名校校长聚文澜,纵谈文化绘蓝图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10/08 点击:2392 评论:0

——庆学军50华诞系列报道

初二(7)班 庞思含 马灵格

107中午9时左右,国庆期间一片寂静的文澜校园中迎来了数百位国内外知名的中学校长。我们的小记者们早早来到现场,从现场气氛、几条巨大的红色横幅中,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以及校庆的喜悦氛围。

进入贵宾休息室,看见省教育厅副厅长张绪培伯伯已经就座,我们很荣幸地采访了他。

“张伯伯,您好。学军中学是省内一所著名学校,请您谈谈对学军的一些印象,好吗?”

“杭州有很多好的学校,学军就是其中的一所。学军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治学严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有学军拥有许多优秀的教师。”

“可以谈谈您心目中的理想中学的蓝图吗?”

“我希望可以让不同的孩子都能得到发展。随着教育的普及,有些老师对于学生比较陌生,不了解他们的心理,甚至有时有些老师说的不一定是学生想听的。所以最好的老师是了解他的教学对象,并注重因材施教。还有,学校的硬件设施为老师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

“教育最初的目的是解放人。”到会的一位外国校长发表了这样的观点。

同时,我们也在休息时间是采访了另一位国外的校长。从交谈中,我们知道学校的目标不仅仅是一所成功的综合学校,更应该是一所专门的语言学校。他认为,教育不是其目的,而是一项旅行,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旅行。

根据这位校长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在国外,上课的时间要比国内的少,但国外更注重的是上课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授课老师一周只给他们布置一到两个作业,更确切的说,是布置一个到两个项目,让他们来体会这其中的乐趣。他们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在任何时候讨论,可以通过互联网去查资料,也可以去试着动手做一做来得找到新思路。

最后,我们还明确了国外实行的是小班化教育,可以让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更多,老师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而是一直鼓励他们更好。他们想要成功,老师会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甚至还会去帮着他们找工作。

综合此次采访的记录,我们深深感受到国内外教育的差异以及各自的特点,为着所在国家的孩子的成长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所以,可以这样说,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享受着老师们给予我们的爱。

 



 

校庆50周年专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