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艾滋病”,一听到这个词,大家的脑海里肯定会浮现出“恐惧”二字。那究竟什么是“艾滋病”呢?我们需要对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我们汉语所称之为“艾滋病”的是一种新发现的主要经不当接触和血液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传播的传染病,学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或“后天性免疫失效缺损症”。此病菌1981年首先在美国报告首例病人,1982年正式命名,正是因为它有着强烈的传染性和高度的致命性,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恐惧。
它目前已成为毒害面最广的全球性卫生问题,至今为至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几乎无一例外走向死亡,据有关方面介绍载止1999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毒感染者17316例,其中,艾滋病患者647例,死亡356例,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据有关专家预计,到去年底,全国实际感染者已超过50万人。
艾滋病作为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疾病,它带来的灾害是深重的,但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首先,是人们必须清楚其危害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不与别人共用注射器,特别是不共用针头,可能条件下应使用一次性针具,决不能染上吸毒恶习;再者,不与其他人共用牙刷、须刀等被血液污染的物品,不使用未经检验的国外进口血液制品。
既然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把自己的关爱多给予那些艾滋病患者呢?不惧怕,不歧视艾滋病人与艾滋病毒感染者是我们都应该做到的。
“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是今年12月1日第十九个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其实我们只要做好预防工作,艾滋病就并不可怕。因此,我们不要对艾滋病产生过大的恐惧,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关爱那些需要我们关爱的人们。
2006.12.3
初一(2)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