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初一(5)班的孙榆昂,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开出富裕的花;它似雨露,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古人说:“力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纵览全球,许多国家,包括很多发达国家,都把节约奉为立国之本。为此联合国专门把每年的10月31日定为“世界勤俭日”,提醒并要求人们不要忘记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节约是一份社会担当,是一种远见,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智慧。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种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当自觉肩负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责任。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回想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注意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呢?而事实上,我们往往是在不经意间造成了诸多浪费。许多纸张只写了几个字就扔进废纸篓;阳光明媚的日子,空无一人的教室里还亮着电灯;吃饭的时候,想倒掉不合自己胃口的饭菜;吃完饭,地上到处洒落着米粒;洗完手,卫生间水龙头依然滴滴答答地响着……其实稍加注意,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们却忽视了这些细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关键是我们的脑海中没有节约的意识,更没有将节约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并形成一种观念。同学们,还记得那则发人深省的公益广告吗?“如果任意浪费水资源,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 。想一想,如果我们都浪费,而不节约的话,后果将是多么的可怕!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古老的诗歌,我们都会背诵,它世世代代告诫我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勤俭节约被很多人忽视,有时候节约还被人笑话,被当成贫穷的表现。我们需要改变那种所谓的虚荣消费心理和浪费观念,需要重新认识一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让我想到了丰田公司,他们的“小气”让人震憾。为了节约用纸,员工的笔记用纸正面书写完后,裁成四段订成小册子,反面再作便条纸使用;一只手套破了,只换一只,另一只破了再换。有时候真觉得不可思议,偌大的一个世界知名企业,还这么小气,他们还在乎这么一点点浪费吗?但是,对于丰田来说,“聚沙可成塔,积水可成渊”,正是由于丰田公司员工的这种“小气”,才成就了丰田公司今天的辉煌。
让我们再假设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秒钟滴一滴水,一分钟60滴,一小时3600滴,一天8万6千4百滴,一年3153万6千滴水。同学们,我国大约有3.7亿个家庭,会有多少个没关紧的水龙头?全国这么多学校又会有多少个没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又有多少滴水被我们浪费?这将会是个天文数字,面对如此触目惊心的数目,我们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作为与时俱进的中学生,我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同学们的家庭条件也优越了,很多人就认为不需要勤俭节约了。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能源也很匮乏。我们应怀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宏伟情怀,怀着对时代的责任感,传承勤俭节约的美德,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把勤俭自觉落实到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比如,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不开无人灯、无人电脑、无人电视,出操、午休、室外课、课外活动等时间里,教室内应及时关灯、关电子白板,就餐时进行光盘行动等等。
有人说,节约不是贫穷的标志,它是全人类的一种责任,它应该是全球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素质。作为一名学生我们首先要从身边做起,从节约一元钱、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本书做起,不比阔气比志气,增强节约意识,改掉不良陋习,杜绝铺张浪费,做到身体力行,营造人人把节约当成“举手之劳”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让勤俭节约的精神渗透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牢固树立节约意识,“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生活方式”, “让节约成为一种时尚”。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