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值周班同学讲了如何快乐的学习,怎样将苦学变成乐学,其实关键问题是我们怎么看待学习。在第二十一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即将到来之际,我想谈谈“换个角度看问题,培养乐观的心态”。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曾提出一个叫“情绪困扰”的理论。他认为,引起人们情绪结果的因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个人的信念。所以,许多在现实中遭遇挫折的人,往往认为“自己倒霉”,“想不通”,这些其实都是本人的片面认识和解释,正是这种认识才产生了情绪的困扰。实际情况是,人们的烦恼和不快,常常与自己的情绪有关,同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有关。能否战胜挫折,关键在于自己要有主心骨,任何情况下都不被一时的失意和不快左右,永远怀着希望和信心,就能从逆境和灾难中解脱出来。
有个年轻人为贫所困,便向一位老者请教。老者问:“你为什么失意呢?” 年轻人说:“我总是这样穷。”“你怎么能说自己穷呢?你还这么年轻。”“年轻又不能当饭吃。”年轻人说。老者一笑:“那么,给你一万元,让你瘫痪在床,你干吗?”“不干。”“把全世界的财富都给你,但你必须现在死去,你愿意吗?”“我都死了,要全世界的财富干什么?”老者说:“这就对了,你现在这么年轻,生命力旺盛,就等于拥有全世界最宝贵的财富,又怎能说自己穷呢?” 年轻人一听,又找回了对生活的信心。 其实,穷与富只是相对而言,并没有一个客观标准。一个人即使没有多少物质财富,但他有青春和生命,有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就不能说他穷。如果一个人热爱生命,就会感到充实和富有。所以,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看你怎么去对待它。
消极悲观的心态会使人沮丧失望,对生活充满抱怨,甚至限制和扼杀自身的潜力。而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人们克服困难,看到希望,保持旺盛斗志。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研究了8000多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后,有人问他:你已经失败了8000多次,还继续研究有什么用?爱迪生说,我从来都没有失败过,相反,我发现了8000多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就截然不同了。有时候,能从失败中走出来也是一种成功;如果你整天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之中,那么你永远无法成功。
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乐观积极的心态呢?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人为万物之灵,这是因为人具有思维能力,即人所独有的极其复杂、丰富的主观内心世界,而它的核心就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果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就能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持正确的认识,能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为反应;就能使人站得高,看得远,做到冷静而稳妥地处理各种问题。
其次,学会合理宣泄,排除不良情绪
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使人心情开朗,轻松稳定,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热情与信心。而生活中免不了会遇到一些烦心事,我们要善于及时将这些烦恼、困惑宣泄出来,比如找他人倾诉、写日记、参加体育运动等,使消极情绪得以释放,从而保持愉悦的心情。我们学校的心理辅导室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倾诉的空间,如果你遇到烦恼和困惑的时候,不妨来找我们的心理老师聊聊,本学期,我们聘任了尹婧、祝君、孙倩老师作为心理辅导员,欢迎大家有空来心理辅导室坐坐。
我们不能改变世界,唯一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尽管人生中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有很多东西是我们可以把我的,那就是我们队生活的态度。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因此,让我们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快乐的工作、学习,收获美好的人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