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代表着我国科技领域最高奖励的“五大奖”揭晓。设立于2000年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天迎来了第十二届获奖者——谢家麟和吴良镛两位院士,他们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的第19和第20位得主。谢家麟院士是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的名字和一系列加速器的顶尖技术连在一起:世界上第一台医用电子加速器、中国第一台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吴良镛院士是著名城乡规划学家,新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两位院士为了追寻一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年,他们每天清晨拖着装满图书资料的小车走到实验室或者是建筑馆,接着他们一直工作到很晚才离去。谢老曾评价自己一生:“只顾埋首拉车,拙于人事交往”。而他们的同事是这样评价他们的:少有的刻苦,少有的渊博,少有的对事业的激情,多年与困境抗争中表现出的少有的坚强。听完这两段评价也许我们感慨万千,每个人都幻想自己将来能成为科学家、文学家,都羡慕那些成功人士,都认为他们的成功在于有较高的天资。可事实并非如此,这些人中天资高的往往不多,那么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答案常常是两个字:勤奋。勤奋,即不懈地努力,努力学习。他具体表现为:勤学、好学、乐学、善思。
勤学,就是要在学习上舍得花时间,每人每天拥有的时间是相等的,除了休息、睡觉、适当的运动以外,就像我们有些同学那样在晨跑前背几个单词,吃饭排队时再背几个单词,这样聚沙成塔,长期如此,定有收获。珍惜时间也是所有同学们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古今中外,一切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比一般人更珍惜时间。鲁迅先生像海绵挤水一样,挤出点滴时间,“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数学家陈景润在参加人代会期间,放弃看戏,争分夺秒地演算他“1+1”。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像这些名人一样去珍惜时间。人生最大的财富是知识和时间,聪明者利用时间,有志者赢得时间,求知者抓紧时间,勤奋者珍惜时间。
好问,在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有的问题可以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加以解决,但有的问题不是自己所能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多问,向同学向老师请教。向别人请教不是一件难为情的事,别人不会因此而取笑你,反而觉得你是一个谦虚的人。
乐读,就是要博览群书,除了我们上课用的教科书,还要多读各类适合我们阅读的书,它会令我们大量地吸收信息,增加我们的知识面。
善思,古人说,学贵有疑,这就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是一味地吸收,而是要开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有思考才能有发展,有发展才能有创新。
如果把勤奋比作鸟的羽翼的话,那么勤奋就是左翼,而右翼就是“潜心”。把心沉下来,少一点浮躁,把心思放到学习中来,把聪明才智用到刻苦钻研上来,给自己一个安宁的学习环境和心理空间,营造一种脚踏实地的勤奋向上的氛围,让双翼共振,那时你必能展翅高飞。
同学们,高尔基说过: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而迫使它熊熊燃烧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勤奋!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梦想,谱写自己精彩的一页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