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新学期,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 “学习自信,做事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立”的目标。虽然只有16个字,但其包含的内容很广。今天,我讲的主题是自信地学习。
英国一所中学曾经做过一个心理实验:把几个普通学生集中在一个班里,宣称他们是最优秀的,学校将选派最好的老师为他们授课。而将那些优秀学生集中在一个班后,则表示他们没有多大希望。但其实两个班的师资水平基本一样。一年后,得到令人膛目结舌的结果:那个普通班,由于认定他们是最优秀的,有了自信,因而积极性高涨,结果个个成绩都出类拔萃。而原来优秀学生班由于认定他们没有多大希望,丧失了自信,结果个个成绩一落千丈。可见,有了信心,常常会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科学家爱迪生说过:“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它是人们充分估计自我力量的一种内心体验,又是一种既不妄自菲薄又不狂妄自大的心态。要学会学习,就必须树立自信,做到:
一 相信自己 定准目标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人消沉、气馁;而有些人则是知难而进,变落后、失败为动力,进而取得成功。要知道,落后、失败并不可怕。我们只要依靠自信、努力,迟早可以战胜失败和落后。
就学习成绩来看,如果以100分为目标,考试得了80分,对他来说是失败;而抱60分万岁的想法,考试得了80分,对他来说则是意外的成功。因此我们要选定适合于自己的目标,最好是经过自己努力可以实现的。
此外,有恰到好处的自我鼓励就是在理想的沃土上播种自信的秀草。这种自励就是对信心的“充电“,你要相信,只要奋斗,都有成功的机会,遇事多想“我行!”“我能!”
二 平时学习 树立信心
也许在课堂上寡言的人认为,自己的意见没有价值,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无知。不要担心,总会有人同意你的见解。尽量发言,会增加信心,也会使下次发言更容易。在学每一课程之前,不要去想这门课有多么难,无形中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压力,要对自己说:“我能学得好。” 当你做题,与标准答案不同时,你首先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并要有充分的理由。如果你做得真的不对,你要对自己说,你之所以做错,是因为你掌握的知识不够,而不是你不具备学这门功课的能力。平时,与别人适当做比较可以提高自己学习的动力,但是过分和别人比较就会活在别人的阴影中。
培根说过:“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当我们面对前进路上的荆棘,不能畏缩,因为通往云端的路只会亲吻攀登者的足迹。让我们拥有自信,在学习过程中即使会像试飞的雏鹰摔下一百次,但我们肯定会在第一百零一次试飞时冲入蓝天。
初二(1)班
2008.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