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内法规 | 党建要闻 | 党务公开 | 党员风采 | 党委活动 | 学习体会 | 远程教育
   首页 > > 学习体会 >
友情链接
中国党建网
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杭州党建网

《让家访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心灵鸡汤”》 杨静老师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06/30 点击:1340 评论:0

曾有人说过:当世界上出现电视的时候,有人说它将取代教师;当世界上出现电脑的时候,又有人说它将取代教师。然而,教师永远是教师。当世界上出现电话的时候,有人说它将取代家访;当世界上出现网络的时候,还是有人说它将取代家访。然而,家访永远是家访。正如工作的价值绝不止于薪水一样,家访的价值也绝不止于工作。家访,我们推开的不仅仅是那扇家门,更重要的是推开了孩子与其家长的一扇扇心门。在这个寒假里我推开了若干孩子和家长的心灵之门。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下面这一场景:

曾经在某一学期期末考试前夕,我与我班任课老师一同来到班里某位同学家。他是一位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一位曾经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他曾经有一位非常出色的父亲,然而不幸的是:前些年父亲遭遇祸永远离开了他。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心中充满了同情与关爱。我们来到他家,他的妈妈接待了我们,和我们谈起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孩子父亲对孩子的种种影响,言语中我深感这对母子的坚强。这个孩子原本一直由他父亲培养教育(其父生前是浙江大学教授),父子亲密无间。爸爸带着儿子学过小提琴,学过篮球,经常一起散步谈心。孩子曾经一度成绩位居年级前列,后来生活中出了如此令人伤心欲绝之事,孩子还是在其母亲的陪伴下坚强的挺了过来。但学习上他的成绩一下滑到全年级倒数,这对母子顿时陷入伤心的境地。母子二人非常着急,我们几位老师则当场帮助他们分析现状:孩子基础不错,潜力很大;孩子人品好,很懂事;孩子身体健康,衣食无忧等等,我们也把孩子在学校点点滴滴的优秀表现向其母亲一一汇报。这对母子听后感到现实情况确实还不算太糟糕。我们老师当即表示准备在学校里多方面督促帮助这个孩子,以利于他早日恢复应有的信心并尽快适应后续学习。在进一步聊天中我们得知这个孩子早上上学骑车飞快,有时骑车还不抓车把,这让我们的心顿时一惊,毕竟他的父亲就是因为车祸而离开他们母子的,他却如此骑车,怎能让人不捏把汗。于是我们在旁委婉的教育孩子宁可每天早起10分钟,给自己骑车时间宽裕些,也不要再做这种危险之事了。现在这个孩子是其母亲的精神支柱,其母亲定无法再次遭遇这种事情的打击了。孩子听了,懂事的点了点头。(后来经我了解,这个孩子确实每天提早起床,安安稳稳地骑车了。)我觉得这次家访不仅消除了这对母子的过度焦虑之情,还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确实颇有收获。本学期,这个孩子更加刻苦地学习了,并会通过各种方式与我谈心(面对面、日记等),俨然把我当成了他的知心朋友,为此我深感欣慰。

家访归来让我有了一种踏实感,因为只有走进那一间间屋,我们才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每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家,每个孩子都是这个家的希望和未来;只有走进那一个个家,我们才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孩子是立体而非平面,每个孩子都闪烁、透露着校园之外的生命气息……

我体会到成功的家访可以使老师的教育和家庭的教育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而最终受益的是我们的学生。只有走入学生的家庭,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在校外生活的真实情况,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后的日子,家访还将继续,期待着在与家长的交流中,让我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一个家庭就是一本书,孩子是书中最美的故事;

一个家庭就是一首歌,孩子是歌中跳跃的音符。

 我喜欢这样的故事和音符。

 



 


杭州文澜中学党建园地